第二章 陈氏(2 / 2)

加入书签

可是没过百年,陈家那些当年不服家主的人物,开始佩服家主的高瞻远瞩,因为越过国主复国成功后,将敌国的王族屠尽,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不绝嗣这个规则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封国之间的竞争开始进入了瓦釜雷鸣,各家学说也在时代的推进下,不断逼着自身前进,不然就会被淘汰。

陈家也在这个时候开始改变自身在时代中生存的方式。

陈家主脉和支脉的大部分人员开始进入各大学派,因此陈家有各个学派的核心学说,不管是曾经的还是现在的显学学派,或是各种小学派,陈家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身影。

而进入其他封国的陈家人员,只有陈家支脉的人员,主脉的人员是不允许进入各个封国的政坛,特别是大家以前遵从的不绝嗣不再成为默认规则的时候。

然而,陈家支脉中的人员不想如主脉般这样咸鱼,其中一支刚分出去还不久,算下来还在五服内,他们的作为让陈家的名声在封国中再次改变。

各个封国都开始提防陈家的人,不管你是主脉中的人员,还是支脉中的人员,甚至原本的商贾之人在那之后都深受其害。

陈家的一个支脉去了齐国,在几代人的经营后,成为了齐国的重臣,结果新主继位的时候却是天灾频繁。

陈家的这个支脉为齐国立过大功,在齐国都有了私有封地,因此他们也就成了陈姓田氏。

在齐国困难的时候,齐国重臣田家散尽家产为齐国度过难关,当然结果就是田家在齐国有了与王室齐平的声望,到后来甚至是只知田家,而不知王室。

新主在田家为齐国尽职尽忠的时候,刚开始他觉得完全可以心安了,有臣如此,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不知是何原因,在新主想扶持另外一批人的时候,身体状况却开始始终反复,仅仅10多年间,在幼主还是一个孩童的时候,齐国国主就撒手人寰,这个时候他发现身边托孤之人只有这个一直重臣的田家了。

自然而然的,托孤之臣没有别人了。

接下来田家的操作震惊了其他的所有封国,包括周天子。

齐国王室齐家的绝大部分人员先是被田家控制起来,然后幼主继承王位。

接着幼主向周天子上书,觉得自己年幼管理不好国家,因此让田家代为管理。

田家管理齐国之后,民间有人发觉齐国王室在齐国属于蛀虫,是属于毫无用处之人,现在对于齐国来说,有用的是田氏之人。

因此齐国的所有国民在齐国的幼主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将齐国的王室齐家之人驱逐出国。

也在这个时候,田家成为了齐国新的主人。

田氏代齐,兵不血刃。

当然,陈家主脉,他们只是远远的看着,但也被支脉的这群人惊呆了,虽然说之前通过陈姓田氏中的支脉人员知道了些只言片语,但还是被这通操作吓坏了。

回头,陈家让所有人跟这个支脉切断联系,当然这个操作还专门通知了各个封国、各个家族。

虽然他们详尽说了陈姓田氏的这个操作与自身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他们还是上了其他各个封国各个家族的黑名单。

在此之后,陈家进一步收缩,更是绝了自身进入各个封国朝堂的心思,进而是将自身更多的人员与资源投入到百家学说中。

陈家以新的方向再次进入这个时代的棋盘中。

齐国田氏为了让自己在齐国臣民和众多诸侯国中名正言顺,企图通过百家的口来达到这个目的,于是齐国出钱在东边海岸修建一所学宫。

而齐国地处齐国东方,因此这所学宫的名字被命名为东海岸学宫。

诸子百家所有人都可以在学宫中交流,逐渐的这里成了成为了诸子百家中思想交流的中心。

然后陈家的人就在这个地方用各家的学说混入各个学派,并收割其思想精粹。

后来齐国被六国伐齐,东海岸学宫也不再有之前的繁盛,但陈家却是有了各个学派的核心思想。

自然而然的,陈家青鲁所在范围也就成了陈家的实际控制地,这个地方的官员也由陈家的人员担任。

秦灭六国之后,陈颤也再一次的成了这个地方,青鲁县的县守,但是县尉和县监却是由上面指派的人所担任。

现在,秦国新的政策下来了,陈家也需要做出新的抉择。

“各位,我刚刚说的这些大家都是清楚的,其中的有一些事情,在座的有些人可能还是其中的亲历者。也是因为在座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有我们陈家的今天,有了可以将陈家延续下去的本钱。”,陈颤说完大概的历史后,接着话语继续。

“这一次的分家与以前截然不同。”

以前的分家绝大部分都是家族内部自己的决定,比如旁支与主脉的关系已经很远,因此算作新的一支。

还有的则是通过努力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从主脉分离出去,有的依然是同一个姓,而有的都不在是同一个姓,但在所有人眼中,这两个家族依旧算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被别人当作地对对手的时候,对方都会将两家当作一家对待。

还有的则是被家族驱逐而出,都是有各种原因的。

但是这一次的分家,首先是原因,以前都算是一种自发行为,但是这一次却是实实在在的外因,不会因为自身的意志而有改变的可能。

以前的程度可以自身有一个把握,但是这一次却是规定得清清楚楚。

以前如果由不可力敌的因素,可以从一个诸侯国去到另一个诸侯国,可以选择的地方有很多;但是这一次,秦国却是一统七国,不可能有其他地方可去,当然,如果你愿意去十万大山之西或是北方冰原之北,那是另外的事情,但还得看你是否有能力走到那一步。

因此那些说不分家的,可以停下来了。想想办法接下来怎么做,才是对陈家更有利。

说完这一通话后,陈颤再次停了下来,端起茶杯慢慢的喝着。

“既然大家都不说话,那我就继续说了”,放下茶杯的陈颤,看了一圈坐着的人,然后接着说道。

既然大家都认同了分家的决定,那我就先说一说分家的方式。

在现在这个国家,有很多的家族,像我们一样,我们这些家族被统一称作世家,具体的定义我们就不去纠结了,它很多时候肯定不是想表达为积极意义。

我们这些世家的来历有的是由以前封国灭国后而来的,比如我们;有的是由功勋然后被封,比如各个国家的封君;还有的却是由某个杰出人物,他的后代以其为资本然后将家族壮大;这是比较常见的,还有一些世家却是以其他方式发展而来,但大体来说不如前面三种具有可以看见路线的可行性。

而世间的传承方式,首先肯定不是由血脉所决定的,有多少养子继承一个家族,大家都心中有数。

同样支脉继承主脉进而传承,这也说不好,主脉与支脉俱灭的情形,也发生了不少。

因此一个家族的传承可以说是知识,这个情况我们家族是有切身体会的。

想想吧,当年陈国被灭之后,我们陈家还剩下大小猫几只,如果没有传承下来的知识,在这青鲁地区,我们是否还能发展起来,如果发展不起来,还有谁会认可我们呢?再想象一种可能吧,现在我们陈家突然只剩下一个人,甚至是没有人,但是剩下的那一个人或是另外的人掌握着我们陈家的学识,并且承认陈家以陈家自居,那么陈家算不算是传承下去呢?

当然各自的标准终究不一样,但是我的这种想法,不知道你们有谁不认可?

坐着的那群人都没有说话,闪烁的眼神表明他们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但目前这情形,似乎也就是想法而已。

“家主,你说说怎么分吧!”,坐在陈颤左手边的位置的同龄老人说道。

陈颤听完后,想了一会儿才开口。

“其他人先出去吧,留下我们三人。”,说完后再次沉默了下来。

陈颤的目光痴痴的望着门外,天色已经完全漆黑了下来,天空中月亮和星星隐入云层,完全没有以前的明朗夜空。

“大哥,老三,我们三个人来商议一下我们三系人的去处吧。”,看着空下来的大厅,陈颤再次开始说话。

一边说话,还一边把身上的官服脱下,然后再接晾在椅子手把上。

“老二,按你的想法,我们这是要分散押注?”,陈颤左手边的老人,陈颤的大哥陈默说道。

听完老大的话语后,老三陈道接着说:“大哥,我赞成二哥的这个做法。我们以前想分散,都是没办法,任何行为,只要其他们察觉并觉得奇怪,我们就会被各个家族关注,那么不管如何,我们的行为肯定会被影响。而这一次我们可以顺势而为,他们很大可能指挥幸灾乐祸。”

陈颤:“老三,我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另外就是没有外界因素,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不会主动求变,然后一直在安逸的环境中,当巨变突来的时候,很大可能就会直接死亡,想改变都不一定来得及。”

“再有就是当前的环境,之前的秦王,现在的始皇帝,统一乱战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再分封,也就没有了封国,这样至少名义上秦朝统一了整个周王朝以及周王朝分封封国所开拓的领土。”

“从秦国以及万千黔首的角度来说,这肯定是一件好事,没有了战乱后,生活中的很多东西自然而然的就会变好。而一个统一的国家,不管是做什么,都会方便许多。”

“但是站在众多世家的角度来说,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如果态度激进一些的话,甚至可以说是弊大于利。”

“秦国统一后,世家能够享受到大秦帝国给所有人带来的好处,比起万千黔首,世家因为基础的原因,所能享受到的好处只会更多。”

“但是再也没有封国了,有些利益就不可能在拿到。那么世家为了自身家族的发展,有些时候他就自然而然的站在秦国的对立面。”

“这个时候,秦国代表的是万千黔首的利益,虽然说很多时候世家为帝国提供的作用比起同样或是几倍甚至几十倍体量的黔首要多很多,可是黔首的体量并不是世家的几十倍,而是几百倍甚至是几千倍。那么对于帝国来说,黔首的作用肯定是比世家要重要。世家可以灭亡,但黔首不能。因此大秦帝国所代表的就是万千黔首的利益。”

“世家的组要组成成员是一直传承下来的世家和遗民,这个遗民一般是不包括原来六国的黔首,而是六国的王族勋贵。而世家和六国遗民所组成的世家阶级,就是与大秦帝国所代表的黔首利益是两个对立面。”

“然而世家有一个重要的依托,他必须是依托与国家存在。当它作为一个单体存在的时候,可以说他就是一个国家,以前的各个封国。”

“明白了这些,我们大概就可以继续我们陈家三系人分家的情况了。”

陈颤喝完水后又说了一大堆话。

陈默和陈道在陈颤说话的时候,没有去插嘴,因为这些东西,三人都明白,只是以前没有人说出来。

他们是世家的一员,他们是因为国家而存在,以前的陈国,后来的齐国,现在的秦国。但是他们却是在和国家争夺利益,而且这些是不可调和,因为他们最辉煌的时候就是一个国家。

“二哥,你留在这里,我或者大哥去六国遗民那边,那剩下的一系呢?”

“关西蜀中。”

秦国从关西起家,占据莽山关后,依莽山关坐看关东六国风起云涌,再西进蜀中,将书中打造为秦国粮仓,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换,但秦国拥有坐看风云的本钱。

“所以以后如何变化,无论是秦国愈发强大,如始皇帝所想千秋万世,还是六国遗民成功崛起,蜀中都是一个龙兴之地。所以我们三系的去向就是,我们这一系就留在这里,与当前的秦国并进,这是风险与机遇并存;你们两系,去蜀中的没有多少风险,但那是秦国的大后方,因此不大有可能发展壮大,算是偏安一隅了;去六国遗民中的阵营就是纯粹拼一把,却是最为危险的,一不小心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作为兄弟,我会说六国遗民那边,不想去的话,可以不去;但是作为陈家家族,必须要有一系去那边,如果六国遗民成功后,再入莽山关,我们这两系人肯定是会没落的。”

“所以我们看一看怎么来分配。是一个系的人整体去一方,还是各系各出一些人,组合后在去。”

听完陈颤的话后,陈默想了一会儿,“把我们各系有指望的年轻人叫进来,看看他们的选择吧。自主选择的才会有那股心气儿,并且以后还是看他们的。”

陈宁一边回忆,一边听着陈颤说起他之前不知道的事情,不由的感叹世事变幻,一晃也是10多年过去了。

不知道其他人怎样了,当时三系中的人各有各的选择,但是在走出那个门后,有些东西终究是变了。

夏历十二年,这一年,兴安郡郡监陈颤卸任。陈宁依然当着县尉。

夏历十三年,青鲁县的县守、县尉、县监接收到消息,始皇帝将要东巡,在青鲁县中的泰山登山封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