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新生活和第二个跳车的人(1 / 2)

加入书签

人是不禁念叨的。冯轩还真的在那辆轻轨列车上。那是一条郊区的热电站开进新城区,然后再钻进济州府老城区的有轨列车。采用的900mm轨距,2.4米车底,通常运行挂3节车厢,但是在热电厂下班的时候,会挂上7节。即是热电厂的通勤车辆,也是济州府的公交系统,妥妥的企业办社会。

最搞笑的是,这个热电厂的通勤系统,用的却是汽油机,就是县里机械委员会动力机械司还原出来的克莱斯勒354发动机。

最扯淡的是这帮人给这个发动机调了一个最佳转速,然后挂上了一台发电机,在轻轨列车的机头里堆了一下子铅酸电池。几乎就是个脱裤子放屁的活儿。新桥一机的一帮人还振振有词,说这玩意儿倒车跟正着跑一样快。

其实归根结底,现在县里的电解铝产量很难说高,电线产能实在不够。汽油不烧掉反而没地方放,干脆……

这种轻轨列车的车底是金属的,车厢却是木质的。这些车厢全是外包给本地的木器工坊作的。结果这帮人们把这些车厢当工艺品那么折腾。全部上着大漆,黑红间色勾线,绘着吉祥鸟纹,两侧还有贝壳装饰。远远一看哪家贵人的首饰盒在铁轨上跑呢。

济州热电通勤处的人接车后差点没喷了,热电厂按照县里的木型工人工资给的钱,结果外包的本地匠人懵了,以为这些新桥的老爷们打算做漆器。最后热电厂只得告诉他们,这些车厢不要上什么大漆,也不要打磨的锃光瓦亮,木质原色,打磨光滑,用水玻璃泡了,然后上两遍桐油就行!

至于做出来的,在封存了一节车厢当藏品后,剩下的也只有上路跑了,毕竟车厢只有跑起来才有价值。

既然是通勤车,那么在小区前自然要有一站的。从南边的阳台上,能直接看到车站的情况。

一个穿着卡其色夹克,却挽着一个发髻,戴着一个束发小冠的人从车上下来,还领着一个蹦蹦跳跳的孩子。

这个自然就是冯轩了,他领着的就是他和妮阿蒂生的第一个孩子,已经在上幼儿园了。

等他们进了门,老冯头已经连眉毛都翘了起来。

“太爷爷~~~”那个小朋友放下自己的小书包,甩掉鞋子,然后跟一枚炮弹一样撞进了老冯头的怀里!

老冯头也不摆谱了,抱着重孙子一阵乱拱。然后就翻自己的箱笼找自己带来的好吃的。

冯轩的第一个儿子诞生的时候,他只有十五岁。用现代人的说法是他开了大车。其实妮阿蒂也仅仅是十七岁。而且当时冯轩还在上初中,所以第一个孩子,基本上是老冯头和冯周氏给帮着看起来的。等冯轩被抢亲,上完中专又来热电厂工作。这段时间的三个孩子反而不如这个大儿子亲近。

一家人到齐的饭食自然要是饺子。这个习俗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彻底从新桥传遍了黄河两岸。一家人齐动手包饺子算是个不成文的规矩。所以这时候,高高在上的一家之主也得坐下来干活。

虽然老冯头包的七扭八拐就是了。

一家人吃完饺子,又奔照相馆照了张全家福,老冯头这一趟济州府的任务才算完成。冯轩给爷爷又提前买了第二天的车票,才回到了家。

“爷爷,我有一事,要和爷爷说项。”到家后,给爷爷倒上茶水,冯三娃子坐到了老冯头的下首。

“你自管说。现在你都比县尊的品级高了,有何事便说,不要顾虑。”

冯轩双手交叉握在身前:“此事还是要爷爷做主为好,轩儿想,想把头发剪了。”

老冯头一愣,他没想到孙子说的竟然是这种事儿。

“这,为何要剪头发啊。”

“爷爷,不瞒您说。轩儿的工作便是在那汽轮机的车间内爬上爬下。彼处管道众多,纵横交错。任何人进车间,都是要戴安全帽的。轩儿束发,又加了冠,那安全头盔便戴不稳妥。每次进车间,便都要将头发解散放下来,然后再戴上头盔,甚是不便。所以,我才想将头发剪了。只是有些顾虑,特跟爷爷讲。”

老冯头了愣了一下,他是真的没想到自己的宝贝孙子要和他说的是这么件事儿。

多少咂摸了一下,老冯头痛快的给了个准信儿。

“剪个头发而已,剪吧。我看新桥的先生们的短头发也蛮精神的。这样,剪掉的头发别扔,编个假发髻。回乡祭祖的时候戴上,再戴个冠帽,谁也看不出来,祖宗也不会计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