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七十年代知青2(1 / 2)
时萋这回要下乡的态度坚决,和之前死活不下乡一样。
方父方母对视一眼,不知道女儿心里在想什么。
倒是方文许依旧强调自己的厉害,拍着胸脯说自己能行。
时萋看了看他那一米四十多的身高直摇头。
等结束了早饭,方文鑫和方父出门上班。
方文许也老老实实去了学校。
方母拉开架势打算和女儿长谈:“你真要下乡?”
时萋点了点头:“家里除了我也没别人能去。”
“不是前两天还不愿意吗?真不想去就算了,你看文许自个也乐意去,男孩子扛磕打,小两三岁的也不算什么。”方母怕女儿转头又回去寻死,这话是对时萋说,仿佛也是在劝慰自己。
她们这批走的学生,不是高中毕业的也得是初中毕业。
哪有小学刚读完就去下乡的孩子。
“妈你让文许下乡这不是笑话嘛?谁家上小学的孩子去下乡啊。”
看她还想说什么,时萋没再跟她分辩,而是转头道:“我也去学校了,妈你抽空看看需要给我带些什么行李走。”
方时期最后一学期的课其实还没上完。
但学校里正经上课的几乎没几个人了。
反正这时候又没大学可以考,最后两个月上不上的毕业证也会照发。
有能力的都回家找关系找门路,能上班的上班,能参军的参军,更有人直接托关系走了文工团。
当然像方家这样的普通家庭是大部分,一群学生没头苍蝇的到处找门路,想办法,最后还是得下乡。
时萋一个外来者,对这个家没什么感情,也不惧怕去农村。
方父方母也算的上少有的通情达理父母了。
在这个年代,大部分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在孩子面前他们就是天王老子,自己说的都是对的,小孩子想讲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犟驴,打孩子可以让孩子长记性……
这样的家庭与家长,占据整个社会的百分之九十。
而方家的父母会根据家庭情况,子女意见,衡量利弊多方面来考虑这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已是难能可贵的。
时萋只想过好这一辈子,她并不是小说电视里的“强势来袭女主”,一来就手捏打脸偏心父母剧本。
况且方父方母都是正常的普通人而已。
挎上书包,时萋按照记忆往学校走。
这时候大路上基本见不着什么机动车,家里条件好些的,能有辆自行车骑。
方家一辆都没有。
家里原来只有方父一个人上班,三十块的工资供养五张嘴紧巴巴。
不过那时候方文许还小,勉强还能吃饱。
如今的方文许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岁。
一顿饭吃两个人的量,其实也只是半饱。
他自从能吃了之后,就不知道吃饱饭是什么感觉。
后来方文鑫上了班,每月十九块钱全数交了家里,才略微宽裕一些。
家里条件就这样,若是让方文鑫从厂里出来去下乡。
方家过得只会比早些年更苦。
走到学校第一节课已经开始了。
教室里稀稀拉拉坐着七八个人,时萋敲门后,讲台上的老师也没多说什么,点头便让她进了。
一堂课下来,时萋还觉得挺新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