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艺术复制:大芬村(1 / 2)

加入书签

一、艺术复制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人们也加大了精神追求的需求量,于是各种艺术产品走俏市场。除了原创性的艺术作品以外,艺术作品的复制产品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在这种环境下,除了LOFT艺术区以外,艺术复制产业也出现了。

艺术手工复制品,在绘画界称为“行画”。在人们经济承受力有限的情况下,艺术品原作和艺术手工复制品的需求都不会很大,行画的市场容量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随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也开始了对艺术精神的追求。同时,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也使国外的艺术复制品销售商将目光转向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艺术复制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行画也开始逐步走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舞台,尤其是近10年来艺术消费需求的剧增,促进了艺术复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艺术复制在产业化的艺术生产环境中是一个重要的生产方式。艺术复制包括手工复制与机器复制,手工复制在制作过程中存在复制者对原作品的完善和再度认知,其价值要高于机器复制。手工复制艺术品的价值在所有艺术复制中要高很多,但是批量生产就会产生问题:受规模和制作时间的限制。这就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工作链条,使艺术复制如同工厂的机械作业一样去制作。在此前提下,一些复制品工坊也慢慢产生,并逐渐扩大规模,小工坊的量变逐渐得到了质的变化,造就了艺术复制村落的辉煌。

二、案例:大芬村

大芬村,方圆4平方公里,祖籍居民仅300余人,坐落于深圳二线关外的布吉镇,是一个不起眼的客家人聚居村落。此处房租比深圳关内便宜,而且紧邻深惠公路,往来香港地区交通十分方便,如今外来人口已有上万人。

1989年,一位名叫黄江的香港人来到大芬村,被这里纯朴的民风、干部的热情所吸引。经过考察,他带着20多个画工来到大芬,用月租金1000多元的价钱租了一栋面积有100多平方米的民房落脚。开始了当时国内少有的油画加工、出口产业。

为了完成与外商的订单,黄江扩大招收画工学徒,并开始用流水作业的模式生产油画。一幅名画,几人分工,每人只画其中一部分,这样一组熟练画工一天可画出10多幅凡高的《向日葵》。由于黄江和黄江的学生在大芬村形成了油画生产、收购和外销一条龙的体系,于是产生了“大芬油画村”的雏形。随着越来越多的画师或画工纷纷在大芬村安营扎寨。在黄江之外,又出现了两家规模较大专门经营油画收购和外销的画商,而每个画商的周围都聚集了一批专门为其供货的画工。大芬村的商品画加工规模一年一年地扩大,名声也一年一年地提高,形成了今天的“大芬油画村”。如今,大芬已形成了油画艺术商品制造基地,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油画交易市场。随着大芬油画走俏欧美10多个国家,“中国深圳大芬”的名字正在世界广为传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