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多疑——最终,所有谜团都会解开(1 / 1)

加入书签

十三世纪末,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开始研究古罗马、古希腊时期的艺术文化,并因此获得了灵感。他们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并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了文艺复兴的热潮。暴风骤雨一样,这股热潮迅速蔓延至整个欧洲。

文艺复兴在当时的欧洲在知识界、政治界等领域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革命。欧洲大路不断涌现出多位被人世铭记的文学巨匠——意大利的但丁以《神曲》永垂史册,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以《堂吉诃德》被人纪念缅怀。与这二人相比,英国的莎士比亚似乎更被世人熟知和敬仰。

莎士比亚一生多产,尽管他创作了大量戏剧,但在更多的文学、戏剧爱好者眼中,“只有悲剧才具有永恒的魅力”。所以在莎士比亚的众多作品中,四大悲剧更为著名。《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这四部旷世经典的悲剧作品至今仍被频频搬上电视荧幕和戏剧舞台。在《奥赛罗》之中,莎士比亚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威尼斯公国的大将奥赛罗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相爱。但由于他是黑人,他们的婚事遭到了元老的强烈反对。不过因为真爱,他们决定私定终身。奥赛罗的手下伊阿古速来阴险狡诈,因为对奥赛罗的不满,一心想要将其除掉。他向元老告发了奥赛罗与苔丝私定终身之事,不料元老却反而成全了这对真心相爱的恋人。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戛然而止,那么整个结局就堪称完美。不过在故事之后的发展中,这一切美好、幸福、甜蜜开始急转直下。伊阿古并未就此罢休,他换了个方式继续挑拨。他告诉奥赛罗,苔丝与另一名手下凯西奥有着不同寻常的暧昧关系,并信誓旦旦地向奥赛罗展示了这对男女的定情信物。

奥赛罗信以为真,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不久,奥赛罗发现了真相,百感交集之中拔剑自刎。整个故事以悲剧收场,令人久久回味,震撼之余更是发人深思。

为什么奥赛罗会轻易地相信伊阿古所说的话?除了伊阿古的狡诈奸险防不胜防之外,奥赛罗本身的多疑更是酿成这场悲剧的最主要原因。

互相信任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最大前提,更是成立家庭的最大前提之一。多疑经常是建立在猜测的基础之上,虽然适当地猜疑是一种合理的自我保护方式,但多疑往往会对人自身的发展和周围的人造成巨大的伤害,使得人与人之间难以建立长久的友谊。毫不夸张地说,多疑有着毁灭整条人际脉络的杀伤力。

多疑的人对别人的言行十分敏感,喜欢分析一些隐藏在话语或动作之中的“内涵”和“目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很多话语或动作完全可以通过其表面对其解读,更多的解释往往多此一举,消耗了多疑者自身的体力和心力。多疑的人经常陷入作茧自缚、自寻烦恼的境地,自己紧张,别人也疏远他。

归根结底,多疑的产生是由于缺乏独立自主的判断力所引起的。那些拥有这种判断力的人往往能在心生疑问之时迅速地搜集证据和进行论证,并以论证的结果作为他下一步行动的指导。

由此而言,培养独立自主的判断力才是解决多疑的最好手段。具体来讲,首先应该学会及时沟通。和你猜疑的人开诚布公地交谈,尽量利用他的话重新形成自己对人或事的认识。如果沟通过后仍认为自己的猜疑是有道理的,可以进一步搜集线索证明,如果沟通之后发现自己的猜疑无据可循,那么这种猜疑就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了。

如果问题严重,你可以追根溯源地去寻找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但不要人云亦云,要通过自己的发现评判这个疑问是真实存在的或是虚构出来的。

当你多次发现自己的猜疑是错误的时候,你就会真切地体会到,尽管猜疑有着存在的必要性,但如此高发的猜疑概率是不合理的。这种通过自身体验的方式来减少多疑的发生的方法既有效又作用持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