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布娃娃实验——存在令一种学习方式的确凿证据(1 / 1)

加入书签

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并在德国得到了最初的发展,不过实事求是地讲,美国才是近代心理学的沃土。近百年间,大量杰出的心理学家从美国心理学界涌现出来,尽管他们经常因视角的不同而唇枪舌战,但也正是因此,心理学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学科之一。

在这些来自美国的极大地推动了心理学发展的心理学家之中,班杜拉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一位。自1974年起,班杜拉被任命为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1980年,正是因为他对科学的突出贡献,他被美国政府授予了“杰出科学贡献奖”奖章。他通过“布娃娃实验”所得出的“观察学习”理论至今仍在心理学领域、教育学领域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

这一著名的“布娃娃实验”尽管实验的对象是儿童,却同时给我们成年人以深刻的启发。这一实验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由于在这两部分实验中都应用到了布娃娃这一道具,实验的名称也就因此得来。

在正式进行试验之前,班杜拉找来他的一个学生,要求他配合录制两段视频,每段视频又可以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

在第一段视频中,他在视频的前半段有着这样的表现。他突然冲进了镜头这种,看起来非常愤怒,恰好他身旁的桌子上有一个布娃娃,于是他对着布娃娃又摔又打,没过多久,布娃娃在他的暴怒下成为了一条条碎布。在视频的后半段,一个年长的人出现,他给与了这个青年奖励并夸奖他做得很好,是个英勇无畏的男人。

在第二段视频中,他在前半段有着相同的表现,不过视频的后半段确实大相径庭。第二段视频的后半段,同一名年长的人出现,他大声地批评了这个青年的行为,并惩罚他不许吃晚饭、写自我检讨。

在两段视频成功录制完成之后,班杜拉找来一批小学生来参与他的实验。他首先将这些小学生平均分成了两组,并带他们进入了不同的实验室。在实验室一中,他给小学生们播放了第一段视频,并要求他们安静下来认真观看。在实验室二中,他给小学生们播放了第二段视频,并进行了相同的嘱咐。

在两个实验室的小学生分别看完两段视频之后,班杜拉要求助手将两组小学生分别带向不同的休息区。这两个休息区在布置上完全相同,而且都已经事先在桌子上摆放好了布娃娃。助手将小学生们安排好之后,就转身离开休息区。尽管助手似乎已经脱离了小学生们的视野,但实际上却在通过单向玻璃对他们接下来的行动进行细致地观察。

通过对两位助手的记录的比较,班杜拉发现了一个期待之中的结果,这一结果刚好与他正式进行实验之前的预期相同,两组小学生接下来在休息区的表现确实差别明显。第一组小学生往往更倾向于去摔打布娃娃,而第二组小学生则是互相交谈甚至无所事事,他们似乎对布娃娃没有什么兴趣,更没有摔打它的打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在其他条件都严格控制的前提下,显而易见,这种差别正是视频的后半部分的差异所导致。

第一组小学生在观看了一位大哥哥的暴力行为之后发现,这种暴力行为不但没有得到批评,反而因此获得了奖励,他们也认为这种行为是好的、值得赞赏的,所以模仿着去做。第二组小学生在观看了整个视频之后发现,这种摔打布娃娃的行为会受到严厉的批评,他们认为一旦自己也模仿着去做,自身也会在随后受到当头喝斥。

不同的小学生因为观察到的事件的结果上的不同而学习到了不同的知识。尽管这种知识是不同的,但所有的一切直接地证明了这样一点,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来讲,他们往往可以通过观察而学到知识。这种知识不是由老师或家长传授的,而完全是“眼见为实”。

通过之后的一系列对成人进行的类似的实验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班杜拉认为,这种通过观察而进行的学习在人类之中广泛地存在着,这是区别与接收老师或家长传授的令一种学习方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