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呆板-幽默——降低压力的奇妙药方(1 / 1)

加入书签

也许很多读者还不知道,“幽默”这一词汇原本并不在汉语的语言体系之中。一般认为,“幽默”最初是由文学大师林语堂引入到汉语的语言体系中来的。他采用音意两译的方法,将英文humor一词用汉语表述的既自然又恰到好处。既然提起了幽默,恐怕我们不仅能想到许多有趣的笑话,还能在头脑中浮现出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吧——在这些人物形象中,憨豆先生绝对不会缺席。

英国的喜剧《憨豆先生》每个人都不会陌生,故事的主角憨豆先生是个显得有些笨拙、幼稚、腼腆,又有一点“神经短路”家伙,他总是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个场景,却能够给我们带来十足的喜感。剧中他只有非常少的对白,他的幽默几乎都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现。

憨豆先生究竟有多么受欢迎呢?看看有关他的商品就知道。除了剧集之外,还有印着他头像的明信片、电话薄、贺卡,以及各式t恤。相关书籍也有好几本,有剧本、剧照集等等。有人做过统计,憨豆先生的扮演者罗温·艾金森身价超过十亿美元,只在英国就拥有超过一千万的铁杆粉丝。他用自己独特的幽默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被称为继卓别林之后的又一位世界级幽默大师。

尽管憨豆先生只是一个剧中的人物,有些时候,他的表演显得有些夸张,但即使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总会有和憨豆先生相类似的朋友,这样的朋友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快乐,减少了许多忧伤。这样的人就具有我们所说的幽默型人格。相反,又有很多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人完全不懂幽默,他们既不能做到自己幽默又不能理解别人的幽默,他们则是那些具有呆板人格的人。可是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和幽默的人做朋友而对那些呆板的人嗤之以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吧。

心理学家在实验中将志愿者分为二组,当然这种分类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在分组之前对每个志愿者都进行了呆板-幽默测试。测试结果为幽默的志愿者组成第一组,测试结果为呆板的志愿者组成第二组,而既不明显幽默又不明显呆板的志愿者则被淘汰。

首先,心理学家让这些志愿者观看相同的一部会使人产生压力和不安的影片。之后,请每个志愿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尽可能详细的像自己的家人描述这部影片。在各个志愿者都将影片描述结束之后,心理学家对这些志愿者的家人进行了询问,问题就是关于那部被描述的影片是否使他们产生了压力和不安。第一组志愿者的家人更喜欢这样回答,“还好吧,没有什么不安的感觉。”第二组志愿者的家人则有着另外的答案,“确实,幸好我没看这部电影!”

心理学家将这一结果进行了解释,我们更喜欢和那些幽默的人交往,因为同样一件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和幽默者在一起时,我们会产生更小的心理压力,把事情看得更轻松,而和呆板者在一起时,我们的心理压力反而会更大,把事情看得更严重。

幽默在人际沟通中确实十分重要。它的促进人际互动、增进友情、增强亲密感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可是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没弄清楚自己是以怎样的方式感受到的幽默。甚至有时,即使别人很幽默,我们也不见得总能会心而笑。心理学中的“失谐——解困”理论针对上面的两个问题给出了恰当的解释。

我们都有只属于自己的知识背景,这些知识背景中包括了一件事应该按照怎样的模式去发生、一个动作应该按照怎样的方式去做、一句话应该按照怎样的逻辑去说等等。

当我们面对的人没有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做事或者他的动作话语违反常规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会对其产生不协调的感觉。人们为了去寻找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会努力采取各种方式对其加以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对方的幽默自然而然的被我们感受到了。心理学家称这一过程为“幽默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幽默能够被理解,关键在于幽默涉及到的众多因素是否引起对方内心的不协调,以及对方是否为“幽默理解”付出了努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