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父母不是完人,有过错也希望孩子指出来(1 / 2)

加入书签

孩子应该孝顺父母,但这绝不是明知父母有错还顺着父母的“愚孝”。那种助长父母不良习性的所谓“顺从”,完全是害父母。就如同我们对孩子的爱,绝不应该是袒护式、包庇式的溺爱,孩子对我们的爱也应该本着这个原则。那么,当父母有错时,孩子就要学会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方式和态度向父母进谏。这一点,是我们做父母的要告诉孩子的。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孩子应当学会劝谏父母,但如今的孩子有这个能力吗?

在《孝经·谏诤章》中有这样一段话:“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这里的“争”通“诤”,就是直言规劝的意思。整句话的含义是:对父母而言,如果有敢于直言进谏的孩子,父母就不会陷于不义之中。因此,如果父母要做不义之事,孩子不可以不劝阻,如果只是盲目地遵从父母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

没错,做子女的如果明知父母有重大过失,却睁只眼闭只眼地任由父母做错事而不劝谏,那就是陷父母于不义之中。《孝经·谏诤章》的教诲与这句“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不谋而合,它告诉我们,当父母有过错时,做子女的一定要劝谏,使父母改正。而“怡吾色,柔吾声”就强调了劝谏的态度与方法,也就是说,子女劝说父母的时候,表情要和悦,说话的语气要柔缓,不能怒气冲冲地用指责、命令的口气劝导,否则父母很难接受。

然而,在当今社会,很少听说哪个孩子会苦口婆心地劝谏父母,无论父母吵架也好,闹离婚也罢,或者和兄弟姐妹打官司,孩子似乎都不会劝谏父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现今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父母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孩子自然也不认为父母有什么过错,看不出父母的错,还怎么劝谏?

但是,古代就有很多孩子有能力劝谏父母,比如,明朝的杨秀贞见到母亲求子心切,想要溺死刚出生的妹妹时,就赶忙跪在地上劝谏,讲出了一席感人肺腑的道理,使母亲放弃了溺死妹妹的念头。再比如,西晋时的王览看到母亲总是百般刁难同父异母的哥哥,就常常规劝母亲。后来,当他得知母亲想用毒酒毒死哥哥时,夺过毒酒准备以死劝谏,好在母亲打翻了酒杯,保全了他的性命。但从此,母亲彻底悔悟,待他的哥哥如亲生儿子一般。

看看这些古人,因为他们从小就读圣贤书,书中明确阐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他们虽然年龄不大却懂得很多道理,知道落实这些教诲才算“真读书”,看到父母的行为与书中所说的行为规范不符合时,自然就知道父母的对错,也知道为人子女应该上前劝谏,于是,就落实了“亲有过,谏使更”的教诲。

由此可见,让孩子通过读书而明理,是具备劝谏能力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教科书教授的大都是知识和技能,很少有教做人做事的道理的。即使有,很多学校、老师也不太重视。其实,《弟子规》就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补充(可喜的是,现在很多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开展了《弟子规》课程),唯有让孩子通过学习《弟子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才能在我们走错路的时候提醒我们,帮助我们回到正途。

当然,如今的孩子也不是绝对不劝父母,只是劝说的态度不同。

别小看这个态度,它往往决定了进谏的结局。

一个小女孩的爸爸非常爱抽烟,家人总是劝说,但效果不明显。

一次,爸爸正要抽烟,奶奶说:“别抽了,身体都不好了。”

妈妈也说:“别抽了,抽得乌烟瘴气的。”

但是,爸爸边点烟,边往阳台走去,表示自己不在屋内抽烟。小女孩一看爸爸不听劝,等爸爸刚坐在阳台的椅子上,她就一把夺下爸爸的烟,严厉地说:“不许抽烟!”

平时温和的爸爸见此情景,也毫不客气地说:“拿过来!”

结局是小女孩哭着向妈妈告状,爸爸则毫无反应地继续抽着烟。

小女孩虽然是为爸爸好,但是劝说的方式错了,这一错,结局往往就会更糟。如果小女孩学过“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的话,可能就会轻柔地对爸爸说:“爸爸,您别抽烟了,抽烟不但对您身体不好,对大家的身体都不好。您的身体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都会很担心的,可谓‘身有伤,贻亲忧’,爸爸,您少抽两根,好吗?”

相信任何一位父亲听到女儿如此懂事的劝导,都不忍点燃烟头了吧?

可见,“怡吾色,柔吾声”的力量有多大!我们往往以为大声说出的话最有震慑力,殊不知,作为规劝的语言,只有柔声细语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让人心甘情愿地接受。所以,能把《弟子规》的教诲应用在生活中,是多么可喜可贺的事情啊!我们要为孩子做出榜样。

要想让孩子学会“怡吾色,柔吾声”,唯有我们做到才能实现。

作为父母长辈,我们很难接受孩子大声吼叫、傲慢无礼的劝谏方式。

所以,孩子用“怡吾色,柔吾声”的方式说话,往往是对父母尊重与理解的体现。

然而,孩子能不能在劝说我们的时候保持温和的态度,取决于他平时的语言习惯。如果孩子平时说话声音很大、语速很快、我们说一句他顶三句的话,那么当他看到我们犯错时就会更加激动,一激动,他说话的速度会更快,声音会更大,脸色会更难看,还怎么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啊?

而孩子形成什么样的语言习惯,往往和我们自己的语言习惯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平时讲话温文尔雅,孩子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就不可能如扫射机关枪一样说话;反之亦然。

因此,我们若想让孩子好好说话,我们对父母、妻子(或丈夫)、孩子、朋友、同事等所有身边的人讲话时,都要努力做到“怡吾色,柔吾声”。而且,当父母、亲人、朋友出错的时候,我们劝谏的态度也要柔和,因为孩子正在看着我们的样子学习。我们现在所做的,往往是以后所受的,知道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时刻提醒自己用身教把这句教诲演绎出来了。

而面对孩子的进谏,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如果当时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至少事后要认真思考和积极反省。当然,最好是当时就积极作出谦虚的回应。一个愿意接受他人劝谏的人,往往能得到很多好处,具体的将会在后面的“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教诲中作详细解释。

会用柔和态度劝谏的孩子,往往更易受到长辈的青睐和同龄人的信赖。

除了我们,孩子总会与其他亲人、老师、同学等人相处,这些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也有犯错的时候,比如,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下错别字,同学会拿错别人的东西,面对类似的情况,孩子会怎么办呢?

如果孩子大声地、严肃地说:“老师,那个字你写错了。”老师可能会觉得颜面扫地,赶快掩饰说:“我是故意写错的,看看你们能不能看出来。”话虽如此,但心里却对孩子有了一丝不好的印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