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大自然的本意(1 / 1)

加入书签

为了准备下学期园长高研班的一门课程《女性研究与幼儿园管理》,近几个月来我读了几部有关女权主义的著作,其中包括麦克拉肯的《女权主义理论读本》(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李银河主编的《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胡克斯的《激情的政治》(金城出版社,2008年版)、钱虹的《文学与性别的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摩根的《女性的起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魏国英的《女性学概论》(北大出版社,2000年版)等理论著作,也包括有关的通俗读物,如殷国明的《女性诱惑与大众流行文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半儿的《过往红尘》(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陶竦的《美女传》(文汇出版社,2007年版)、芬塔内尔的《跟法国女人学优雅》(陕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等。其中有两本书给我印象很深,在这里稍作介绍。

第一本是胡克斯的《激情的政治》。作者胡克斯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权主义理论家,一位多产作家。她女权主义的立场坚定、激进,但策略灵活,文笔浅显,使人感到她既强势又理智。胡克斯反复强调,女权主义不是针对男性的,女权主义的批评矛头指向的是父权制思想和性别主义。男人和女人都被社会和家长灌输了大量的父权制思想,而成为性别主义者。因此,女权主义运动,不仅需要女性参加,也需要男性参加。女权主义的斗争是朝向两性和谐的方向发展的,而不是为了朝着两性斗争的方向发展。胡克斯认为,爱,是女权主义的心脏。以往的女权主义者出于对男性统治的失望和反抗,在两性关系中拒不谈爱,甚至走出传统的两**情而鼓吹并发展同性恋和性解放。实践证明这是不理智的,并不能改变父权制的根基和现状。她认为,在两性关系中,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尊重,每个人都有权利,没有一个人需要害怕被迫服从和虐待。在许多西方社会十分敏感的问题,如生育的权利、性自由的权利、堕胎的权利的问题上,胡克斯强调女人有处理自己身体的权利。在婚姻关系中,女人可以是性要求和性权利的主体。她还特别强调教育方面的女权主义。她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批判能力。一个会批判性思考的人能够发现自己,能改变自己,也能够主动改变世界。而儿童文学是女权主义批判性意识教育中至关重要的部位。胡克斯最杰出的理论贡献是将女权主义与反种族主义相结合,扭转了以往的白人女权主义者对黑人女性权利的漠视,极大地扩大了女权主义的外延和内涵,推动了女权主义的健康发展。

另一本《女性的诱惑与大众流行文化》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着女性诱惑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的诱惑始终是人类文化的一个主题。在都市文明的时代,女性诱惑是面向大众,并且是因为大众的需要而存在的。女性诱惑成了一种人类内在搏斗的外化形态,不仅逐渐宗教化了,而且也意识形态化了。作者深刻地指出,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不仅不能为男性本身的生命状态带来解放和快感,而且只能造就畸形的文化体制和文化形态,最后伤害男性本身的生命状态。如果男性不想与女性来分享这种权利的话,那么就不得不和这种无法摆脱的被诱惑的梦魇进行长时期的、毫无取胜可能的斗争。应该说,作者很有见识,但我对“女性诱惑”的概念总有点疑虑。我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下这么一段文字:“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说,‘女性是人生的音乐’。而音乐是有魅力的。有魅力就有诱惑。女性诱惑,确切地说,应该称为‘女性效应’。但‘女性效应’显然是严肃的科学概念,缺乏大众文化的意味。而用了‘诱惑’便立刻充满了大众流行文化的色彩。但,不科学。概念的悖论!”

读了这两本书后,我体会到,就人类整体而言,问题恐怕不是男性主导还是女性主导,也不是女性解放或男性解放,而是包括男性和女性的共同的人类进步和人类解放。男女两性只有相扶相持,才能共同成熟、共同发展、共同幸福。任何一方的单独奋斗,甚至将异性作为革命的对象,只不过是一种狭隘性别自我中心,其结果不是某个单一性别的翻身,而是整个人类的覆灭。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生命是平等的。任何形式的歧视生命,包括性别歧视,也包括司空见惯的种族歧视、阶级歧视、地区歧视、学历歧视、贫富歧视、宗派歧视、年龄歧视等,都是不人道的。任何以歧视为出发点的否定生命的价值、无视生命的存在、贬低生命的意义、虐待生命的感受、嘲笑生命的欢乐、限制生命的自由、消蚀生命的活力、规定生命的等级、制造生命的痛苦和剥夺生命的权利的言行,都是从根本上违背大自然——也就是上帝的本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