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心里共婵娟(1 / 1)
今天是第一次中秋节假的头一天,受“森拉克”外围的影响,上海整日阴云气压偏低,几分钟前,一场大雨终于倾倒了下来,看来真的像天气预报的那样,今年中秋赏月恐有难度了。想起昨天下午行健学院工会组织“唱我中华卡拉ok大奖赛”,我好端端地去唱了一曲《月之故乡》,却无意言中了:“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本来想,《月之故乡》,既符合歌唱中华的主题,又适应中秋时令,是个最佳曲目,就凭这一点,也该得个“最佳曲目奖”之类的,不意变成了“乌鸦嘴”。
提起中秋赏月,人们不免想起苏东坡的那首千古绝唱《水调歌头》,吟哦那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本来是苏轼中秋思念其弟苏辙而作,但其意境和哲理,已经变成了中国文化的“舍利子”千秋永存了!苏大学士对人生的豁达和勘破,早已成了中国人精神里的内核,成了指导着他以降的后人理解和体验人生的圭臬。中国古典诗词中咏月的篇章不计其数,而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无疑是顶峰之作。故有人感叹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话说得有点绝,但道理不是没有。
苏轼的弟弟苏辙也有一首中秋咏月词《水调歌头》: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州。
座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樽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是年苏轼和苏辙同因政见有异于王安石,双双被贬谪,两人相会于彭城。落难之中,难兄难弟竟然月圆人圆,更是感慨万千。苏辙的这首《水调歌头》十分伤感,比起一年前苏轼的《水调歌头》来,那才是铁头比铜头,不对头了!据轶事记载,兄弟俩相遇时,在路边的大排挡叫了两碗面条。彭城地处如今的徐州一带,估计面条里掺了不少杂粮,面汤里又加了大葱大蒜,苏辙感到难以下口,想起中秋之时颠沛流离,不禁酸楚起来。而苏轼则三下五除二地喝个精光。看到弟弟的为难样,苏轼问他:“你还在慢慢地品味吗?”说罢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鼓起了苏辙的勇气,也把面条吃了下去。我猜想,苏辙的这首《水调歌头》,大概就是吃完面条后回驿站写下的吧?
连吃面条都体现出苏东坡的“不应有恨”,真是佛在心中啊!天事难违,人心难测。但自己的心情自己管理,这是我们需要修炼的真谛。因此,即便中秋佳节天下雨没月亮也不要紧。月亮在我心中。晚生斗胆改东坡先生一字:“但愿人长久,心里共婵娟。”
2008年9月13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