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池山玉碎(2 / 2)
诸人扶起左夫人,劝其节哀,正要问话,却见她面色铁青。
“我儿已是布衣之身,何敢劳累公主大架亲临寒舍。前日也挨够了板子,如公主还有什么要教训得,只管骂我这个妇人就是了。”
御知见她如此,想来定是心里有所误会,正想辩解了,忽地想起这些前因后果,愈发觉得若非自己与他锦书暗寄,又何至于他今日如此狼狈。
左夫人眼眶红润,音色愈来愈沙哑,嘴角翻出一些唾沫,显然是有些急躁,可言语逐渐激烈,似乎有诉说不尽的不解和愤怒。
“玉儿自幼孤苦伶仃,是我不忍看他遭战火屠戮方收留膝下。我的亡夫勤勤恳恳于少府监执事十余载从无差错!他每月的俸禄不过七两九钱银子,却要省下许多与他置办书籍画册,教他读书作画练字作诗。眼看十年寒窗功成名就,玉儿年幼,家里的吃食,夫君总是多给他几分。为什么!为什么竟落得如此下场!苍天!我左家,究竟犯了什么罪责,要受到这样的惩罚!”
“母亲!”屋内,是慕容端玉有气无力的喊声,想来是已经听见了母亲的这番言语。
“今...今日冶丧,何故说这些。您快...去歇息吧。”
御知正要答话,却感觉胳膊一阵疼痛,一旁的青瑶一阵惊呼,原来是自己被左夫人双手死死的钳住,不得脱身。
“这...左夫人..您先放手。”
诸人在旁伸手拉她,却无论怎样都不能挪动一分。但见其神色逐渐静了,几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但见她道:“如今这般模样,他还是一心为你考虑。可是,他不知道这样会害了我们左家!公主若有心,愚妇求求你,替我劝劝他罢。”
御知不知该如何作答,但一时心头慌乱,将慕容端玉之祸,安别之劫,玉蕤之死诸多往事串做一团后愈发觉得急躁了,情急之下猛地将衣袖从她手中脱出,正要大喊一声,却见身侧屋门大开,慕容端玉神色憔悴,侧依着墙边站着。
“母亲。我过两日便可下地。功名之事,既已没有了,便不挂念了。或许儿可像父亲那样,做些书画养家度日。前日被圣人杖责,实非公主之罪,是我咎由自取。妄想...”
一句“妄想攀龙附凤”堵在嘴边,心中如有万把钢刀掠过,再说不出口。想起这些日子里两人提笔作画赌酒作诗的快乐,好似就在昨日一样,如此弥足珍贵,令人留恋不舍。可皇权在上,即使是公主自己亦不能左右,更何况自己只是一个被夺了功名的书生。自己的前途和未来,都曾经挂在国子监的黄榜上,也曾书写在翰林院的国史本记中,可十年寒窗苦读哪里抵得住权力的一声令喝。如今义父去逝,母亲疲累不堪,自己还在这里妄想着圣人开恩,简直是痴人说梦。眼前的人虽于朦胧间朝思暮想,可自己尚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今日,就算了吧,来日,再说吧。
或许,没有来日也好。
正要开口与她告别,却听她道:“别说了。是我害了你。”
御知说罢,躬身与左夫人告辞,回身出了院子,至阆苑处身影稍作停留,似要回头,却径直走了。
左夫人看着暗沉沉的天空飘下几片雪花,喃喃自语:“都说好人有好报。可我左家,竟走得偏差了。”
雪越下越大,直至金殿之外亭台楼阁落雪容金,变化出一副祥和的青素模样。
政德殿外的人被屏退数丈以外,里面只留一仆一主。身穿赭黄袍的圣人正看过程笃汝的掌心细细观瞧,见纱布上隐隐渗出一丝血色。
“孤给你的奉银、赏钱,也不算少了。为何不请两个下人伺候着?如此不小心。”
程笃汝看着案几上那枚熟悉的略微发旧的茶杯,面色冷峻不敢怠慢,双手颤颤巍巍的举过头顶而后匍匐于地,将身子弯成虾状跪倒,声音也近乎祈求。
“老奴原先那宅子,到了休沐之日便门庭若市。纵然是夜里,也经常有车马停留,实在不堪其扰。臣伺候圣人,自知当克己勤勉,不敢越雷池半步。臣是为了躲避烦扰,故得那么一所小宅避避清净。还请圣人阴鉴!”
圣人摆摆手,翻弄着手上朝臣递过来的折子,似乎并不在意。
“我知道,你是为安心求清净。今日孤也未曾怪你,起来说话。”
“老奴死罪。臣...”
却见圣人起身,将那茶杯递了过来还给了他。“先去趟刑部,看看审得如何了,再去大理寺,宣他们过来。”
程笃汝接过那茶杯揣在怀中,白须颤抖,躬身行了长礼,谢圣人体谅之情,又听圣人道。
“以后做事记得擦干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