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唐晚很生气(2 / 2)
陛下也真是的,不知道安慰安慰小祖宗,女孩子哄一哄就好了。
德福看了一眼德寿,就见着这位老伙计闭目养神,两耳不闻窗外事,好似没听到那一声咆哮。
此时,陆渊端起茶水,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递到她的面前。
唐晚看着面前的茶杯,再看看面前的男人,所有的情绪逐渐回归平静,从他手中接过茶杯,一口饮下茶水,有点烫嘴,但比不上心里的不爽。
“你说的没错。他与你非亲非故,帮他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我要谢谢你,对他还保留一丝人性,没有拿他做饵。你只是冷眼旁观,顺势而为,我明白、我理解。”
理解归理解,但不妨碍她生气,心底深处竟升起一丝难过与委屈,她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可笑的情绪。
“唐晚。”
唐晚抬手打断他要说的话,“你是皇帝,是万民的主,你只是做了你该做的事。我不怪你,真的,不怪你。”
下一秒,人从原地消失。
陆渊看着消失的人,眉头微蹙。
回到仓库时,她看着仓库里的粮种,有那么一瞬间的想要不再替他搬运粮种,但脑海里一想到西南地区的难民,又压下了这种任性的情绪。
唐晚从仓库的小房间里带上几样东西后,戴上口罩,开启了定向穿越,穿越到益州,唐懿所在之地。
眼看着城门就要关上,唐晚一路小跑着过去,赶在最后一刻,进入城中。整座益州府非常的萧条,也或许是她来的时辰不对,街道上的摊贩都挑着担子返回家中,各家店铺陆陆续续关门。
唐晚直接去了府衙,出示了狗皇帝的玉佩后,直接表明了来意。
知府大人本想一同前往,被唐晚阻止了,最后他叫来捕头,“你带着唐大人去难民的驻地。”
“喏。”
某些时候,某些朝代,城池的划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甚至还被流传出来,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捕头就带着唐晚往城北方向走,刚一靠近北城区,放眼望去皆是一排排简陋的窝棚,这样的窝棚只能遮挡小风小雨,倘若遭遇大风大雨,那就不顶事。
捕头虽不清楚唐晚的身份,但看知府大人对她的态度,自然不敢怠慢,见她眉头蹙起,忙解释道:“知府大人让他们以工代赈,只要能做活计的,都能填饱肚子。居住的地方,也是暂时的。反叛刚刚平息,一切都在恢复当中。他们来之前都是成过了皮包骨头,现在每日能吃上一碗粥两个馒头。”【注1】
唐晚微微点头,表示明白。
由于天色暗沉,窝棚区里没有油灯,只能借着月光,能看到周围窝棚的情况,这些躺着的人,她都不认识。
捕头一来,管理难民的管事忙迎上前。
“大人,你怎么来了?”
捕头对着管事说道:“找个人。这群难民当中是否有一个叫唐懿的少年,来自岷州。”
唐懿?
管事皱眉,一时间没想起来是谁,“大人,你稍等,我问问下面的人。”
管事很快叫来几个小头目,“你们认识一个叫唐懿的少年吗?岷州人士。”
其中一个小头目开口道:“我认识。听说他那个名字是一个女神仙给他取名的。”
管事踹了他一脚,“说正事。”
-
【注1:以工代赈,这个想法自古有之,非穿越女带过去。史料记载中,以工代赈的实例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中,齐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趣。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悦乎游,民足乎食。’晏子以‘以工代赈’的形式在为君王修筑好游乐场地的同时,饥民从中得到了救助的粮食,这是文献记载中工赈的最早实例。‘以工代赈’思想在先秦时期管仲的思想中也有提及,如‘若岁凶旱水泆,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筴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