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观音化育范仲淹 龟灵圣母姚玉珠(2 / 2)

加入书签

朱文瀚见谢观音知书达理,有林下之风,突然心生爱意,于是便请师太为之作伐。而谢观音看到朱文瀚一表人才,气度非凡,特别是发现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儿子,于是重新点燃了久已熄灭的生命之火,经热心的师太从中说合,这两个不幸的家庭,终于合并成了一个完美的家庭。

谢观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地与朱文瀚结合了,谢观音母子拜别了苏州范氏家族,改嫁给朱氏,并随之赴湖南安乡上任。为了儿子在朱家不受歧视,谢观音毅然将范仲淹的名字改成“朱说”。

为了能让范仲淹受到更好的教育,谢观音又将正定变卖家产和徐州所给的抚恤金的余资,在岳阳附近的云溪,以儿子朱说的名字,购置了一处田产,共有良田数十亩,水塘几方,房屋十余间,这就是所谓“安乡读书台”。

--------------------------

景德四年(1007),范仲淹考取秀才。

大中祥符二年(1009),朱文瀚正常退休,寄籍长山。此时谢观音已与朱文瀚生了三个儿子,据《朱氏三支二门支谱世表》载:“朱文瀚,子元文,原配初氏,生二子,继配谢观音,又生三子。”

朱文瀚的前妻初氏生有二男三女,五个儿女,范仲淹在朱家排行第六,加上谢观音生了三个儿子,那么朱家便最少有九个儿女。

这么一个大家庭,生活和经济负担都很重,从小就过惯艰苦生活的范仲淹自然知道节俭。然而朱家本来已是长山有名的富户,其它朱家兄弟也就不一样了。他们从小奢侈惯了,范仲淹却看不惯。面对他们那种觉得无所谓的样子,便多次进行规劝,不料朱家兄弟听后更是不以为然。说得多了,有一次竟然老大还脱口而出:“我们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何事?”范仲淹听了突然一怔,觉得话中有话,便追问起来,这时才有人告诉他:“你乃姑苏范氏之子,你是母亲带到朱家的。”这事使范仲淹内心颇受刺激而震动,于是下决心要脱离朱家,云过自己独立的生活。

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谢观音让范仲淹休学去当学徒,以学习经营商贾技艺。但是干了一个来月,因为看不惯商人们的虚伪和奸诈,便回家请求母亲允许他继续求学。继父朱文瀚得知后,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夸奖他,并积极支持他继续读书。

天圣四年(1026)八月二十九日,谢观音病故,享年六十四,被追封为颖川郡太君,后追封吴国太夫人,秦国太夫人。

--------------------------

范仲淹丁母忧期间,为母亲安葬而奔波于商丘、苏州、长山之间。此时苏州范氏家族以改嫁为由,拒不承认谢观音与范墉夫妻的合法性,干扰他们合墓;长山朱氏家族,主要是朱文瀚与初氏的儿子,以谢观音为续妻,且又被范氏接走为据,拒绝谢观音与朱文瀚合墓。在无办法的情况下,范仲淹将其母谢观音暂时葬在应天府宁陵职田(河南商丘)。

她出生后二十六年儿子范仲淹出生,逝世后二十六年儿子范仲淹逝世。她分娩生下范仲淹这一天,母亲刘氏老夫人却在同一天突然去世。一生一死,悲喜难辨。她与母亲刘氏都是独生女儿,她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三代都是上门女婿和准上门女婿。范仲淹婚后寄居岳父家。她父亲谢东霖活了六十四岁,自己活了六十四岁,儿子范仲淹也活六十四岁。

谢观音二十六岁成亲,二次婚史。先赘范氏婿生一子范仲淹,后嫁朱氏生三子。殁于天圣四年八月二十九日,享年六十四,初封为颖川郡太君(四品),先后追封吴国太夫人、秦国太夫人(一品)。她大龄晚婚,一生二次婚姻,逝世后两起夫家祖坟均不兼容,无法与丈夫葬在一起,由儿子买地别葬,一个也不见。她一生生育了四个儿子,一范三朱,死后却全葬在她身边,一个也不少。还有范家四个孙子,以及一个侄孙、九个曾孙、六个重孙,以及两个重孙媳妇,全部安葬在她身边,直至宋室南渡。

--------------------------

范仲淹庆历新政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范仲淹精选将帅、大力提拔军队将领,使西北军中涌现出狄青、种世衡等名将,其他如张亢、王信、周美等,都是当时被范仲淹提拔;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庆历三年(1043年),因战事稍缓,被召入朝,授枢密副使。后拜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范仲淹虽感谢皇恩,却认为事有先后,朝廷陈弊积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仁宗遂亲笔诏书,开天章阁、陈设笔砚、赐坐以待。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作《答手诏条陈十事》,上疏仁宗“明黜陟、抑侥幸”等十件事。仁宗采纳,诏书统一颁布,以示天下,只有府兵法,因辅臣反对而作罢。

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又上疏仁宗“再议兵屯、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七事,并奏请扩大相权,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等事宜,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六月,边事再起,范仲淹请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为陕西、河东宣抚使。

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反对声愈加激烈,范仲淹请求出知邠州,仁宗准奏。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因范仲淹多次因谏被贬谪,梅尧臣作文《灵乌赋》力劝范仲淹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范仲淹回作《灵乌赋》,强调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尽显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

庆历新政失败原因(转):

封建体制

据朱瑞熙先生在《复杂多变的宋朝官制》一文中的统计,宋代的州县官、财务官、巡检使等低、中级差遣,大部分由恩荫出身者担任。这种等同于官僚世袭的制度,使官僚机构中充满了坐食禄米的权势子弟,导致了“荫序之人,塞于仕路”、“权贵之子,鲜离上国”。

因此,要打破或限制官僚贵族这一特权,无疑会因触动官僚贵族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这就是为什么王安石变法首先从经济、军事制度的改革做起,而绕过了澄清吏治这类最敏感的社会问题的原因(当然,这里面亦有减少改革阻力的因素)。[29]

宋仁宗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和军事危机,是要富国强兵。而庆历新政却恰恰触犯了皇室利益。范仲淹、富弼的各项改革措施包括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中心思想就是要裁汰不称职的官员,而裁减冗官、精简机构是改革的核心内容。这个大手术当然做不得。

可是,范仲淹、富弼要给北宋做的手术还不止这些,即使是称职官员,也要削减其薪俸,北宋官员的俸禄是古代中国最高的。而且,还决定要减少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解决官多为患的问题。也就是说,全天下的读书人的利益,都让改革触及了。

因此,改革的反对者决不是少数保守派,而是整个士大夫阶层——北宋统治的阶级基础。要改革就要牺牲士大夫阶层的利益,牺牲了士大夫,就动摇了自己的统治基础。北宋皇室的政策是抑制武将,其办法一是重用文人,二是实行更戍法,为了皇室利益牺牲了国防。而废除庆历新政,则是为了皇室利益牺牲了改革。

--------------------------

朋党之争

除了少数锐意进取的有识之士,官僚、地主、富商等既得利益阶层大都满足于现状,只顾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一旦新政触犯了自身利益,他们就坚决反对,群起而攻之。随着新政的推进,反对的声浪不断高潮,包括受到仁宗信任的宰相章得象也加入反对大合唱,攻击范仲淹等人为“朋党”。

“朋党”之所以被当作打击的利器,从而引起仁宗的反感与猜忌,因为“朋党”会危及皇帝的权威,触犯其核心利益。

朋党之争,一直是困扰北宋政局的死结,并且延续到南宋时期。

庆历新政因为朋党之争而夭折,王安石变法也因为新旧党争而失败。

朋党之说基于儒家思想君子与小人的观念,这是简单对立、非此即彼的思想观念,并不能客观准确地反应人性或人格;在现实生活中,结党的未必是小人,言利或谋利的也未必不是君子。一旦被提升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就会被一些政客用作打击政敌的武器,而且极具杀伤力。[30]

--------------------------

新政弊端

改革措施“太猛”、“更张无渐”、“规模阔大”。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对罢黜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农民没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

范仲淹的用人,王安石就曾经批评他“好广名誉,结游士,以为党助,甚坏风俗”。事实上,范仲淹所任用的推行新政者,往往议论多,而实际行事少,有的甚至好标奇立异,发空论,言行不检。

例如石介,连拥护新政的欧阳修也觉得他“自许太高,低时太过,……好异以取高”。

反对新政的更指责范仲淹等“凡所推荐,多挟朋党,心所爱者尽意主张,不附己者力加排斥,倾朝共畏”。

--------------------------

范仲淹小女范颖嫁奚千山生宗杲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四子范纯粹(1046年~1117年)的双胞胎妹妹范颖,十六岁(1062年)嫁给安徽宣州宁国人奚千山,1089年生奚书竹(后改名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

奚千山,徽墨传人,李廷珪重孙。李廷珪(—967北宋干德五年),本姓奚,原籍易水(今属河北),徽墨的奠基人。其制造的墨号称“天下第一品”,其父超为易水制墨名工,为避唐末战乱,举家南迁至安徽。廷珪在其父“易水法”基础上,改进和胶技术,掺以珍珠、犀角、藤黄、巴豆等,制成的墨造型精美,“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时称“廷珪墨”,亦省称“李墨”。受到南唐后主李煜赏识,被封为墨务官,赐国姓李。廷珪墨保存五六十年,虽“胶败而墨凋,其坚如玉,其文(纹)如犀”。廷珪墨保存五六十年,虽“胶败而墨凋,其坚如玉,其文(纹)如犀”。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东坡自儋耳归,至广州舟败,亡墨四箧,平生所寳皆尽,仅于诸子处得‘李墨’一丸。”

李廷珪子李承晏,将其第四子改姓奚尚德(980-1056),以继承奚姓。家谱“廷承尚干万,兴家世有光,海邦隆盛德,永试进忠良”。奚尚德书香门第、家境不错,1046年范仲淹正遭贬斥,与奚尚德对酒解愁。时年,两家均生子,随即两家指腹为婚或异性兄弟。

出生后,奚家为男孩奚干山(1046年~1113年),范家为双胞胎男范纯粹、女范颖(1046年~1115年)。生宗皋。十八岁(1064年)奚干山、范颖成婚,1089年生三子奚万竹(后改名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

(修改日志:

1、2021-02-13。增加。“天道”诗一首。

2、2021-02-27。增加。观音、龟灵圣母的善身转世。注:范颖为虚构,无此人。

3、2021-05-13。增加注。注:改姓奚尚德为虚构,李廷珪后人是否有改回奚姓的,不知。唐朝末年,社会动乱,李廷珪随父李超携家至安徽歙州(今歙县)居住,为史实。宗皋原姓奚、今安徽宁国人,为史实。宁国,曾属歙州、宣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