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顾命三大臣(2 / 2)
想到这里,沉晨摇摇头道:“子龙叔并没有统领十余万大军的经验,我恐他在与曹军对垒中有些疏忽之处,影响整个战局。因而为稳妥起见,臣以为必须还是要有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在关中。”
“那河南怎么办?”
刘备问。
沉晨目光看向诸葛亮,笑道:“陛下,丞相用兵之能不在我之下,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丞相?”
刘备扭过头,他倒不是怀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毕竟南中之战诸葛亮已经证明了自己,在几乎没什么损失的情况下,把南中轻易平定,可谓是智将无双。
主要是现在的南方不像历史上刘备集团只拥有益州一州之地,而是拥有整个淮河以南,加上关中和西北凉州。
如此大的地盘几乎已经是曹魏的两倍有余。
即便多是地广人稀的山区以及少数民族栖息地,但地盘越大,就意味着处理的政务将呈几何上升。
现在刘备病倒,等他一死,刘禅哪怕刚刚继承大位,也是没有能力处理政务。
因此到时候整个南方的政事都要系诸葛亮于一身。
甚至不仅是政务。
他们处于北伐的关键档口,粮草、军械、物资,都要诸葛亮筹集运送到前线。
如果诸葛亮走了的话,国家政务显然就无人打理。到时候即便诸葛亮在前线取得战果,后方恐怕也是一团乱麻。
刘备听到沉晨举荐诸葛亮,犹豫道:“可是如今国家大事皆系孔明一身,若他出征的话......”
沉晨说道:“陛下,国家的政务确实繁琐,但三位副相以及三省台部那么多官吏便足以处置,唯独这军机大事,必须要有主谋之人方能不会有损伤。”
“嗯。”
刘备觉得很有道理,希翼的目光看向诸葛亮道:“孔明,若我死,河南就交给你了。”
“臣遵命。”
诸葛亮没有拒绝,最终应下了这个请求。
因为沉晨说的是对的。
大规模军团作战不是几千几万人的打仗,事关国运,就必须要谨慎。
赵云终究是没有这方面的领兵经验,万一出现纰漏就可能造成北伐彻底失败,所以还是他亲自出马最为稳妥。
当下刘备也没有犹豫,将如今的大汉兵权一分为三,分别由沉晨、诸葛亮和关羽执掌。
同时让三人为顾命大臣掌管国家大事,以诸葛亮为主,沉晨关羽则分别可以管理凉州、汉中、关中、淮南、扬州等地的官员任命以及地方政务。
这样整个大汉几乎是一分为三,权力也都为三人控制。
但刘备却并没有害怕他们会叛乱割据,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本就是一介草民出身,能够拥有今日,全都依赖三人鼎立相助。
如果他们早有异心,自己也不可能有现在偌大的南方。
因此他对他们充满了信任。
之后四人又聊了一会儿,刘备精力很快就变得越来越差,慢慢地竟又疲倦地睡下。
他们不敢打扰,只能先退回到殿外。
众人见他们出来,便簇拥着过去,吴皇后甘夫人糜夫人等人进了殿内陪伴刘备,其余众人就在殿内聊了一下。
到了傍晚时分大家各自散去。
出皇宫的路上,沉晨和诸葛亮一起走着。
宫中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亭台楼阁无数,凋梁画栋,竹影森森。
他们往皇宫正门方向去,走到德阳殿左侧屋檐斗拱下的时候,诸葛亮忽然问道:“晓卿。”
“嗯?”
“你怎么举荐我为河南主将?”
“思来想去,只有兄长了。”
沉晨叹息道。
“陛下自感大限将至,这北伐,还能打下去吗?”
诸葛亮目光担忧地看向北方。
刘备如果真的死了,对于南方的震荡肯定是非常大的。
现在战争已经打了一年半,将士们其实也都疲惫不堪,军心士气已经不如最开始那么高。
如果不是西线和东线战场连战连捷,恐怕士气低落,早就应该退兵回来了。
要是过了不久,刘备真的病逝,消息传到前线军中,将士们的士气肯定会跌落到谷底,即便他亲自去,也不一定胜利。
这对于大汉来说,打击太大了。
沉晨思虑道:“兄长的意思是,应该退兵回来?”
“嗯。”
诸葛亮点点头道:“若陛下真有万一,先退兵回南阳,方是最好的选择。”
“我也赞同退兵吧。”
沉晨说道。
诸葛亮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难道你就不担心退兵回去之后,将来北伐更艰难?”
沉晨摇摇头道:“统一战争没那么好打,但再艰难也得打下去,何况我们至少已经处于战略优势,只要对关中和淮南经略得当,很快就能重新发起新一轮的攻势。现在曹魏顶住了我们继续进攻,兵马俱为疲惫,也该回来休整。”
“唉......”
诸葛亮长叹了一口气。
其实他有些话一直没跟刘备说。
那就是虽然沉晨和关羽取得了不小优势。
但河南战场迟迟处于僵持,且甚至还有些被动劣势。
这就意味着双方将陷入持久战。
到了曹魏和大汉这个级别,谁也不可能一口就吞并对方,只能慢慢消磨,步步蚕食才能胜利。
所以战争继续打下去,大抵要么两败俱伤,要么最终还是得暗然退兵回去。
因而见好就收,先占领关中和淮南,再慢慢吞食北方最好。
可惜之前刘备一直不听劝,执意继续进攻北方,导致最近这半年基本上都是徒劳无功,损耗粮草。
现在刘备重病,纵使谁也不希望他现在就病逝,可如果他真的在这个时候驾崩的话,或许也该是退兵回来休整准备下次北伐的时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