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定益州(2 / 2)
庞统问。
法正就说道:“不如咱们把各自办法写出来,一起对照如何?”
“我去给你们拿纸笔。”
孙乾看到这两位大神又要秀操作了,连忙去帐篷拿了纸笔出来。
很快二人便各自在纸上写出了自己想的办法。
糜竺和孙乾凑过去一看,就看到两个人手里的纸条上都写了两个字——家卷!
庞统和法正互相对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就跟历史上关羽出兵襄阳,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被吕蒙白衣渡江偷袭了后方一样。
关羽打了胜仗,手上其实还有数万兵马。
但由于吕蒙控制了士兵家卷,以至于士兵兵心全无,纷纷逃散,最终才败走麦城。
虽然庞统和法正不知道这件事情,可道理是相通的。
现在他们控制了汉中,张鲁手下的士兵家卷都在北面,这不加以利用还等到什么时候?
于是第二日,刘备听取了二人建议,并未第一时间攻打城池,而是选择劝降。
同时命令留守汉中的赵云收集士兵家属信件,让他们写家书送过来,也不需要劝他们投降,只要写封家书就行。
只不过这一来一回,还得召集诸多家属,派人一家一家地去询问,确实有些耽误时间。
一直到十月份,第一批家书才送到成都,驻守德阳的杨昂先降了。
杨昂不得不降,家中老母送信过来,说刘皇叔待他们家甚厚,还赏赐了不少金银布匹绢帛,希望他不要在战场上送命。
紧接着到十一月份,杨任也顶不住投降,自从刘备军每日往城里射箭发放家书,军心涣散,甚至还出现了不少连夜用绳子逃出城池去外投降的事情,再不投降,他有可能被士兵们绑着送出城去。
关键是刘备军这么送家书,守城的将领们根本不敢勒令士兵不准拿,不准看。在家族观念远高于国家观念的时代,阻止士兵看家书,无异于取死之道。
愤怒的士兵们才不会管什么上级不上级,逃跑的都算好的,惹了众怒,叛乱杀长官也不是不可能。
杨任就是城里出现了几次抢夺城门想开城投降的叛乱之后,最终顶不住压力,选择出城投降,不然历史上作为跟着张卫死战曹操的忠臣,也不可能选择这条道路。
到十二月份,张鲁那边也快撑不住了。每日送往城中的家书不计其数,士兵们兵无战心,士气涣散,各级长官根本约束不了,连日常上城门巡逻的事情都极为抗拒,甚至出现了几次与长官械斗之事,整个军队快变成了火药桶。
在这种情况下,张鲁根本坚持不了多久。因为成都不比雒城和德阳,雒城和德阳城池较小一些,即便有士兵发动叛乱想打开城门,只要长官强行镇压还是能够镇得住,成都的城门可不止四个,占地也不小。
光南北城墙就有七八公里,东西城墙也有五六公里,以至于城内的士兵极为分散,不只是士兵军心涣散,就连将领和中下层军官也都没有什么战斗意志,很多人都已经在策划开城门投降。
为此张鲁无计可施,整日在益州牧府邸借酒消愁。
“明公。”
十二月六日。
这一日张鲁已是穷途末日。
他瘫软在府邸内,与谋士阎圃已是断港绝潢。
看着张鲁醉醺醺地,披头散发,仿佛苍老了二十岁,阎圃叹息道:“降了吧。”
“降了?”
张鲁大怒道:“他刘备是什么东西,不过是乡野村夫,自称皇亲国戚,也配让我投降?吾宁为曹公作奴,也绝不为刘备上客。”
阎圃说道:“如今天下,南北对峙的格局已经显现,曹公虽称雄北方,但尚未染指关中和西川,即便明公想要归顺朝廷,附曹公之羽翼,然刘备大势已成,我们也无能为力啊。”
“哼。”
张鲁冷哼一声,又喝了一口闷酒。
“报!”
就在此时,门外亲卫惶恐进来,单膝跪地,带着哭腔道:“刘备军进城了。”
“什么?”
张鲁大惊道:“怎么回事?”
卫兵说道:“守卫北城门的士兵打开了城门,如今满城都已经投降。”
“砰!”
酒坛子落地,张鲁睁大了眼睛,呆坐许久。
过了约莫一分钟的时候,他才怅然若失,缓缓从席上爬起来,晃晃脑袋,对阎圃说道:“跟我出去投降吧。”
终究是舍不得这条命。
成都破了。
城里一片兵荒马乱。
其实虽然成都被包围了那么久,但却没有造成饥荒。
因为城里的存粮非常多,历史上刘备攻打刘章,城里有精兵三万,谷支一年,粮草用度非常足。
而如今刘章逃跑的时候匆忙,只来得及带部分财产,连府库和粮仓都没有处置就跑了。
毕竟他存的希望是刘备帮他把成都夺回来,因此也不可能对自己的财产下毒手。
所以这导致城里存粮足够,百姓也没有什么伤亡。
刘备军进城之后,立即分散各处,接纳归降的张鲁士兵,处置作乱的溃卒,发榜单安抚百姓。
治安在上午还很混乱,到下午的时候,就已经彻底平定下来。
张鲁带着阎圃以及数十名亲卫,来到益州牧府邸外,等刘备的车驾抵达府门的时候,他跪地献上汉中太守官印,磕头道:“愿降左将军!”
刘备翻身下马,上去接住了官印,再将张鲁扶起来,说道:“张公愿降,那就最好,自此之后,潜心修道,亦是妙事。”
“多谢左将军。”
张鲁松了一口气,至少刘备没有杀他,还让他继续修道,这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刘备手中托着汉中太守官印,腰间还有一枚益州牧官印。
他抬起头看着偌大的益州牧府邸。
又扭过头遥望北方!
曹孟德。
南方我已定了三分之二,就剩下江东未平。
待我平定扬州,消灭孙氏之日,再来与你决一死战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