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革新之始(1 / 2)

加入书签

邯郸,龙台。

大殿之上,肥义、楼缓跪坐两边,一会看看跪坐在大堂之上的赵雍,一会看看正在念着一份帛书的人。前者眉眼之间平平淡淡,似乎对于后者所念的内容殊无兴趣,但是基于礼貌,还是保持着贵族的矜持。

而后者,反倒是眉飞色舞,念到动情之处,甚至忍不住拉起了调门,将一篇书信念得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特别是念到:“斯乃自天地肇始以来,燕国之大事。伏维先祖黄帝之殊荣,感念万盛之基业...”等等吹嘘自己身份的句子,更是让人听得心潮澎湃,高傲的神情,就连站在赵雍身后的喜,都忍不住鄙夷起来。

也不怪喜漏出这种神情,实在是燕国这样的国家,和赵国比起来,也就是血统高贵,其实力,绝对让人不值一哂。

燕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其开国君主召公奭,乃是周武王的兄弟,周公旦的同辈,要是追溯起来,也算是周国的宗室贵族。当年牧野大战之后,周公旦手持大钺,召公奭手持小钺,立在周武王左右,伴随他完成了祭社大礼,向上天和百姓,宣布纣王的罪孽。其身份自然是贵不可言,不是赵国这样的非宗室之人可比的。后来,周武王感念其功,将召公奭分封在的燕山附近,成立燕国。

这一下,有人就不爽了,那就是燕国的邻居蓟国。

蓟国据传是尧帝的后裔,来到北地建立的国家,世代居住于此,这时来了一个外来户,当然是不爽的。本着一山不容二虎的生存法则,刚刚成立的燕国,和当地的地头蛇蓟国进行了长期的友好交流,包括但不限于动用武力等非正常外交手段,终于在春秋时期,存在了一千年左右的蓟国,被燕国吞并,从此燕国占据了北地,并将都城建立在了蓟国以前的首都,蓟城。

历史是残酷的,当他给你打开一扇窗的时候,记得要去看看,他是不是给窗户加了铁栅栏。燕国就遭遇了这样坑爹的事情。当他们向北吞并了蓟国之后,又招来了一个比蓟国更难缠的邻居—山戎。

所谓山戎,其实是生活在燕山一带的以游牧为主的游牧民族,他们独自成群,虽然都唤作山戎,其实各有名称。而燕国的山戎,就是山戎中的孤竹、令支两部。燕国绝对想不到,蓟国如果算是燕山的地头蛇的话,山戎就是这里的山大王了。

终于,在燕桓侯时,燕国北部的山戎南下,中原士兵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次战争就此打响,其结果,就是燕桓侯被赶到了南部的临易,以躲避山戎的袭扰。

然而山戎既然得到了好处,自然不会就此放过,于是在燕庄公在位时,组织了更大范围的袭扰,燕庄公不敌,于是向齐国求救。当时,正值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称霸中原的时候,欣然出兵,帮助燕国灭了令支和孤竹两支山戎部落,并将庄公送自己而越过的边境都划给了燕国,成就了自己的美名。

是以燕国一直以来,都在大国的争雄中勉力支撑。由于其地苦寒,不通中原,是以很多国家都对燕国不屑一顾,不是不想攻打你,而是实在是多此一举。

这也就是为什么,就算是作为宦人的喜,知道燕国也大言不惭的要称王的时候,心中对其甚是鄙夷的原因了。

当燕国使者洋洋自得的念完燕易王的信之后,看着众人的表情都是颐指气使的样子,毕竟从此以后,自己的国君也算是王了,和现在的赵国比起来,那可不是一个档次的,是以言语之间,多了些傲慢。

“敢问燕使,这次燕国称王,可通知了哪些诸侯?”赵雍小心翼翼的问道。

“好叫君上知道。”燕使态度倨傲,面对赵雍,也是丝毫没有收敛,“此次称王之事,乃是魏国犀首所倡,反复劝说我王,才有此大事。是以凡中原各国,如秦、齐、楚、赵、魏、韩等国,都予以了通禀,另有中山及宋两国,亦分别派人通知。想必如此大事,各路诸侯都已经知之甚详了。”

“原来是犀首大人之功劳,真是可喜可贺之事啊。不知其他几国,都有如何反应?”楼缓结果话头,询问燕使到。他现在是个闲职,参赞国事,倒也并非需要时时在朝。但是涉及到三胡和燕国的事情,他总是一个不落。其原因,也是其出身北方游牧,对于北事算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其他几国自然是喜不自胜,纷纷言说此乃我燕国兴盛万世之吉兆!”燕国使者说着,几乎要手舞足蹈起来。

楼缓听言,与肥义交换了一个眼神,冷不丁的说道:“然而,我听闻中山国亦有称王之心,是以恐怕乃是借此与燕国修好,以为称王做准备。”

“这个嘛...”燕国使者神情有些闪烁,思索一阵,谨慎的说道:“中国之国,虽非我中原血统,但是其国事强力,非是一般小国可阻挡。若是其有称王之心,我燕国倒也愿意成人之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