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唐三长兵困荒原(1 / 2)

加入书签

从得知周围有梁山的斥候骑兵活动之后,顺天军大帅、无敌狮王唐三长就开始留意周围的地形,此时他让部队迅速向一处不大的树林*近,这已经是他在附近能看到的抵御骑兵攻击最有利的地形了。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他深知,步兵在平坦的开阔地迎击冲击而来的骑兵的代价一定是很惨重的。

见叛军居然在大队骑兵迅速逼近的局面下临危不乱,保持着队型向后撤,宋江对落入自己算计的这支队伍的素质和指挥官的能力产生了敬意。他在马上努力的张望,好不容易望见对方军中的大都旗上的“唐”字——难道是唐三长亲自带领的队伍?怪不得有这样出众的表现。宋江命令欧鹏、邓飞等人把队伍分成两支,快速地从两翼包抄上去绕到那片并不很大的树林的侧面,封死敌军的退路,这样就把顺天军围子一个三角形之内。之所以围三缺一,不去堵截树林的后面,是因为宋江相信对手也会十分清楚:离开树林背着骑兵逃跑的结果只有一个——屠杀!

尽量指挥着已经有一些慌乱的手下到了小树林跟前,唐三长传令停下队伍,以树林为依托展开阵型,避免被优势骑兵四面包围。他让队伍中所有的长枪兵集中起来列成两排,组成一个半圆阵,弓箭手则在其后严阵以待,又让所有的刀斧手去砍树。部将张启不解地问:“砍树做什么用?”唐三长焦急地说:“不要多问,赶快行动。记住,砍下来的树,树干要削掉枝杈后,两端削尖,在树林前二十丈远的地方,以两尺的间隔插成一排,削下来的枝杈堆放在树干前面一丈远的地方,也要堆成排。快去!”

一向爱惜人才的宋江此刻对唐三长的军事指挥才能十分的佩服,能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做出最可行的对策并不是每一个军官都能做到的,除非他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足够的指挥威望。他把队伍停留在距离对方的防守阵型两箭地之外,自己在花荣、孔明、孔亮的护卫下走出队伍,想找对方的主将讲话,看对方是不是真的就是顺天军神唐三长。

还没等到他开口,从对面的阵型中,一员大将策马冲出,到离着宋江一箭地远处停下高声喝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宋江见此人身高体壮,满面红光,灰白的络腮胡子,显得气宇轩昂,座下黄骠马,掌中金翅刀,威风凛凛,显然不是平凡人物,难道这就是顺天军神唐三长?宋江用脚跟轻磕马腹,上前两步朗声答道:“在下宋江,请问对面可是唐三长将军吗?”

唐三长早就看清来到官军队伍中的有多面旗帜,各书名号,其中最大的一杆旗上赫然写着斗大的“宋”字,顿时心中一惊——自己遇到的竟然是宋江亲自带领的兵马!

他有心会一下这位名满江湖的及时雨,同时也为部下的砍树立栅争取一些时间,便拿定主意主动策马上前搭话,见果然是宋江要与自己攀谈,便乐得其所,侃侃而谈:“不错,我就是唐三长。不知宋义士不在山东保境安民,到我湖北来做什么?”

宋江听对方这么说,回答道:“保境安民,替天行道,是宋某的一贯主张。不论是山东还是湖北,只要是大宋的治下,百姓有难,宋某便愿往救助。”

“宋江,枉你也曾是一方豪杰,如今追名逐利,背信弃义,做了朝廷的鹰犬,屠杀往日的绿林同道,你还有没有良心?”唐三长不屑地说。

宋江脸色平静:“如今湖北糜烂,黎民百姓被王庆折腾得苦不堪言,王庆又大逆不道,扯旗造反,公然对抗朝廷。如果真的是象其他的绿林好汉那样,劫富济贫,除暴安良,急公好义,宋某自然不会前来与他为难,但是王庆称王之后,为霸一方,倒行逆施,就算没有朝廷的旨意,宋某也要与他理论理论。”

唐三长不想在后面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与宋江动手,所以故意拖延时间:“宋江你不必巧言舌簧,谈论什么天下大义。我来问你,你以前聚义上山是因为什么?是不是因为皇帝暴戾昏庸,官员贪赃枉法,百姓民不聊生?那么你现在又接受朝廷的招安,难道是皇帝变好了吗?难道是官员廉明了吗?难道是百姓幸福了吗?你以前痛恨暴政,所以上山,这是不忠于皇帝;现在又投降朝廷,背弃与绿林兄弟的誓言,这是不义!你这样的不忠不义之人,还有什么资格来湖北管别人的闲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