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横刀跃马徐树铮中(二更)(1 / 2)

加入书签

中国足足出动五六万的“骑兵”奔袭贝加尔地区,这的确给俄军造成巨大的压力。

伊万诺夫得到这个消息几乎被压得气都喘不过来,赤塔前沿*近的中国西南军和北洋军足足超过二十万,可他只能动用不到四个师的兵力。而对方摆出要多线进攻的渡河的姿态,更是迫使他不得不分兵防守,手中的兵力早就捉襟见肘,好歹疯狂征调民间能拿得起武器的都上前线协助防守,武器不足就两个人一条枪。

欧洲协约国不利的消息不断传来,德军和英法联军在巴黎进行巷战,整个历史悠久的巴黎几乎被打成一片废墟,俄军在英法要求下,进军东普鲁士,可结果却遭到兴登堡的攻击损失惨重。和中方谈判也进展缓慢,中方一直狮子大开口。这让伊万诺夫对挑起中俄战争的日本人恨之入骨,中方明知中计却将计就计,摆明是要落井下石*迫俄国出让巨大的利益。

“援军,我们必须要援军才能抵挡住该死的中国人优势兵力的进攻。”伊万诺夫咬牙切齿。

“报告,将军,鄂毕河铁路大桥和叶尼塞铁路大桥遭到袭击,被炸毁了。”

就在伊万诺夫和各师师长讨论如何应对时,通讯室传来后方的紧急电报,这个消息让所有与会人员如遭晴天霹雳,莫不脸色如土。如果只是其中一个铁路大桥被摧毁,那并不足以摧毁他们的后勤,大不了多调一些人搬运物资过河换车,可这两座大桥被摧毁,中间隔了好几百公里的运输怎么办?人力畜力运输的话,中间就得需要十天半个月,可中国军队可能几天内就会发动进攻。

伊万诺夫咬牙道:“该死的,调动我们所有能动用的机车(火车),以最快的速度把骑兵先运到贝加尔,务必确保贝加尔安全。”

“可是,将军,我们前线怎么办?”

伊万诺夫森然道:“利用地利,节节抵抗。赤塔可以丢,上乌金斯克(乌兰乌德)不能丢。”

上乌金斯克位于俄罗斯东西伯里亚地区,地处贝加尔湖东南,距贝加尔湖75公里。1899年8月15日,在上乌金斯克开通了第一辆火车,有一座火车机车厂,是俄国东西伯利亚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沙契夫几乎要吐血,他手上又一个骑步混成师和老朋友尼奥克的哥萨克骑兵师,却要守住这广阔的地区,要知道南面蒙古中国方面有着西南军整整一个集团军,现在又来了五六万的“骑兵”,虽然他很看不起中国的骑兵,可是数量摆在那。

尼奥克道:“沙契夫,我们只能进攻。否则如果让中国人占据一座城镇站稳脚跟,很可能在蒙古的中国军队也会北上。”

沙契夫苦恼地道:“一万骑兵对五六万,你有把握取胜?”骑兵的编制和步兵师不同的,一般一个满编的骑兵师只有六七千人,因为不止有人,而且有马,其费用甚至要相当于两个步兵师。

尼奥克摇头道:“正面作战很难。不过中国人的骑兵组建的时间太短,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不是没有机会。你应该明白,中国第七集团军之所以不大举北上,那是他们担心物资的消耗会导致今后无法保障蒙古人的生存,所以他们在库伦驻扎的部队只有三个师。可如果对方攻占了我们一座城镇,那就完全不同,哪怕只有一两万人的小城镇,那么粮食就够他们十万人的部队消耗近两个月。他们的弹药完全可以用飞艇补给,难道你还指望准备以战养战的敌人会顾忌我们的平民死活吗?”

以战养战是极端邪恶的战术,凡是采取折中战术的军官,你就不要和他讲什么仁义道德,因为对方完全是强盗逻辑。历史上无论是匈奴人还是蒙古人都是采用折中战术才能纵横欧亚,几乎毁灭欧洲文明。折中战术的核心基本没什么技术含量,关键就一个字——抢。抢夺一切物资保障持续的进攻能力。

中俄都无法在西北新疆和蒙古边境发起大规模战争,不是因为弹药补给,而是因为粮食。如果战争僵持,可能导致大量平民饿死,甚至军队成建制的饿死,大家都缺粮食,不要指望投降对方会给你饭吃。如果中国还是如满清般实力弱小,俄国绝对会毫不犹豫对中国西北展开以战养战,把西北变成赤地千里无人烟。可现在不行,因为中国目前不比俄国弱,更要命的害死因为欧洲使得中国占据据对优势,真要杀个尸横遍野,那么双方就再也没有回转余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