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四圣下凡间(1 / 1)

加入书签

且说那观音菩萨离开了流沙河,哪里还敢回普陀山耽搁,直接奔向了灵山雷音寺,面见大日如来,将流沙河发生之事诉说一遍,如来听后大吃一惊,要知道那九九散魄葫芦可是一件几近先天的法宝,这么不明不白的丢了,对于整个佛教来说都算得上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更不要说里面装着唐僧的魂魄,若是那抢夺葫芦的人不明所以,将唐僧的魂魄杀了,那佛教千年大计岂不是要功亏一篑。

如来急忙坐上莲台,凝神屏气,运转法力,想要将这其中因果推演一二,但是这九九散魄葫芦乃是天地初开便有的灵物,在上古之时更沾染了颇多因果,如来推演便也不得不从远古开始,细细计算,这样一来,推演的时间便大大延长,前面消耗的时间长,但是好歹都能推演出来,可是直到唐僧西行开始,那天机便陡然开始变得混乱,如来想要凭靠自己法力拨开迷雾,可是通天教主的法力哪里是大日如来能够匹敌的,大日如来越是费力,那天机便越复杂深奥,以大日如来的心智都差点坠入心魔,最后不得不自己咬破舌尖,喷出一口鲜血,这才悠悠转醒过来。

这时候,大日如来又体会到了这种当家人的难处,接引佛祖给了攻略不准,又出了这么大的岔子,佛教今后的命运便全都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若是判断的对了,带领佛教有千年的辉煌,那是应该的,圣人归来也就是夸奖两句,可若是判断失误,葬送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圣人归来以后还不把自己一撸到底,揉了当蒲团坐。

观音虽然身为菩萨,但法力却只在众多古佛之下,自然知道此事不容易抉择,更不想因为此事受到牵连,于是默不作声,等候大日如来决定,大日如来犹豫半天,说道:“那九九散魄葫芦虽然是个宝物,但这种灵物,自会寻主,强留不得,若真是给哪位大妖夺了去,也没有什么办法,咱们现在最为要紧的,乃是保证金蝉子顺利西行,把那东土气运带到西方,等过一两百年我佛教兴盛,号令天下之后,也不怕那抢夺之人不把散魄葫芦乖乖给我送回来。”

观音一听,大日如来分析的倒也在理,现在既然找不到是谁抢了葫芦,还不如就不去想他,先保证了唐僧西行才是正理,急忙点头称是,如来又说到:“我听你说那唐僧这一次西行,性子却不似之前那么平稳,却是为何?”

如来的这一句话问道了点子上,观音也想问一个问什么,要知道凭什么之前如来选了金蝉子来执行这一个关乎佛教兴亡的关键任务,不就是因为金蝉子佛性深厚,经得住轮回考验,不忘取经本心,可自己之前在长安看见唐僧的时候唐僧还算正常,可是出离了长安以后,唐僧的表现便变得越发的奇怪起来,莫名奇怪的在唐僧身上丢了两件法宝之后,观音就开始有点怀疑唐僧是不是在轮回里被侵染了佛心,还适合这一次的取经任务了。

观音把之前唐僧的种种和如来说了一遍,如来沉吟了一下说到:“既然你已经把袈裟禅杖当众给了金蝉子,再想换人便有些困难了,我看那佛祖的推演之中,唐僧之后一难,便是黎山老母与你们三位菩萨去试他那佛心,唐僧性格如何暂且不说,便是降龙罗汉转世也是一个喝酒吃肉的脾气呢,只要他有一颗坚定取经之心,能够将东土气运带过来,其中如何也就随他去了,可若是他敢生出一点杂念,你便立刻把他拿下,带来见我。”

观音点头答应,按照攻略上所记,先去了终南山找了黎山老母,求老母帮忙,那黎山老母最为好心,有求必应,观音再找了文殊普贤二位菩萨,三人这才在深山当中变化了庄院,等候唐僧前来。

再说那唐僧站在了山坡之上遥望庄院,过了一会儿悟空兄弟方才到,八戒做了错事,急忙问道:“师父可曾安好,没有跌下马来吧?”唐僧这时候心中欢喜,便也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轻轻骂道:“你这八戒,怎么把马儿惊了,若是摔了我,你便把那行李上再加一个床,抬着我走好了。”

悟空却是笑道:“师父也太偏心了一些,想那平日里我犯了一点错误,你都要唠叨一个没玩,这次八戒踹了你的吗,你怎么这一句就完了。”八戒急忙说道:“你这弼马温,怪不得师父总说你,你当真是个不会说话的,师父这是看我平里担子沉重,挑着艰难,知道我的辛苦,这才不忍心责怪我呢!”

唐僧没有心情听他们斗嘴,指了指山下,说道:“徒弟们,你且看那里,有一座庄院,建的漂亮,我们便到那里借宿去吧。”悟空闻言,看了一下,心中奇怪,这深山老林里怎么会有如此庄院,急抬头举目而看,结果看见那半空中庆云笼罩,瑞霭遮盈,才知道是佛仙点化,不过悟空知道这是菩萨考验唐僧,于是不敢泄漏天机,只道:“好!好!好!我们借宿去来。”八戒沙僧听闻,再没有什么疑虑,一行人片刻来到了庄院门前。

从来想要糖吃,都要穿的整整齐齐,恭敬礼貌才好,这样的招数不光在凡间有用,再神仙面前也差不多,唐僧看来到门前,急忙连忙下马,先深施一礼,生怕里面的菩萨挑理。

近处换看这庄院,却又比远处看更加富丽堂皇,只门口一座门楼,就是垂莲象鼻,画栋雕梁,精细无比,拿出去卖了,怕不就值千两银子,其他巧妙地方,更显这里主人身份富贵。

八戒歇了担子,沙僧牵了马匹,悟空围着门楼转了一圈说道:“这个人家,是过当的富实之家。”说完就要进去,唐僧急忙道:“不可,你我出家人,各自避些嫌疑,切莫擅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