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军中切磋(1 / 2)
秦王李世民的大军驻扎在柏壁,永安王李孝基、陕州总管于筠、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内史侍郎唐俭四人分兵两处,各自在大军东南和东北安营扎寨作为辅弼。
唐军三个营地本应形成犄角之势,互相拱卫,徐徐前进以求蚕食贼军。
然而,李渊和李世民的战略是不同的。
经过一个月的初期僵持之后,这对英明的开国父子都看出了刘武周色厉内荏,外强中干,根本没有同大唐争霸的根基。既然如此,前线统帅李世民索性按兵不动,主打一个拖字诀,拖上三四个月。有着后方关中的粮饷持续供养,唐军的战力只会越来越强。而叛军抢完李渊在并州十多年攒下的家底之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完全没有。
如今在刘武周治下,并州大乱,百姓逃窜不事生产。刘武周手下都是些农民武人出身,没有治国经验,并州已然乱作一团。
没有一个治理稳定农业发达的后方作为保证,府库再殷实也有坐吃山空的时候。
李世民采取拖延的办法,或许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心思。在长安他是拔了牙的老虎,处处受到皇帝和太子的钳制。可是带兵在外的时候,如何打仗都交由他一人说了算,乾纲独断临机决事。
从正面来说,拖是对付叛军最好的方式,对士兵的消耗最少。只是,这种方法对于国库的消耗过大,还会留下个拥兵自重,养寇自重的骂名来。
事实上,李世民确实是这样操作的,十天以前刘武周就分兵退守城市了,而李世民的大军却仍在柏壁驻扎,做出一副长期消耗的样子。
无论是何种目的,战事时间过长对于国家不是好事,于是,李渊绕过李世民给李孝基四人发了军令。
这一日,柏壁东北的唐军营内,年过半百的永安王李孝基正享用烤羊肉。
李孝基跟李渊同辈,是李世民的叔叔辈,年轻时也是一员猛将。李孝基看得很明白,裴寂是个倒霉蛋,被派过来给李元吉擦屁股,结果落得个全军覆没。而他自己则是幸运的,跟着能征善战的二侄子李世民混战功就行。
来自长安的粮饷不断供应唐军三座大营,士兵的吃食只能算一般。作为将领,李孝基不曾亏待自己,每日各色肉菜。出征一个多月,李孝基甚至胖了些。
“报,陛下手谕”,巨大的军帐门口,李孝基的一个亲兵大声喊道,
“哦,呈上来”,李孝基听见这话,有些奇怪。皇上的手谕怎么会到我手上,不该给秦王吗。
那亲兵将一黄色帛书送到桌上,李孝基拆开阅读。
李渊的手谕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三句话。
“刘贼侥幸窃据大唐龙兴之地,卿等宜速求战,以早日收复晋阳为上”
手谕的内容很简单,李孝基阅读的同时,听见亲兵说道,“宫中使者说,这手谕是发给王爷和东南营中两位大人的”,李孝基明白过来了,这是李渊发给他和于筠、独孤怀恩和唐俭的催战金牌啊。
想到这个族兄,作为君父,如今竟然不敢主动发令给二侄子李世民,李孝基微微一笑。
笑过之后,便是烦恼。李渊的微操,显然不符合前线将领的利益。
稳赢的仗,肯定是越拖对军方越有利。说不定此战之后,秦王班师回朝,便能成为大唐实际上最有权势的人。
是的,李孝基是秦王党。
“把这手谕,给秦王送去”,李孝基甚至不想通知跟他同属一营的唐俭,先给李世民看了再说。毕竟,出战不符合李世民的战略规划。
柏壁大营,军中每日正常操练,轮班巡营,岗哨查探,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唐军俨然一副出来拉练的悠闲模样。今日有则是所不同,校场上人声鼎沸,被围得严严实实的。除了在营地周边的守卫和在外的岗哨以外,几乎唐军所有的士兵,都聚集在了这小小的校场之上。
原因在于,闲得无聊的李世民姐弟俩,在军中组织了一场比武。由李木兰从大唐羽林军中随意挑出十人,同平阳军中最精锐的女兵较量。
没仗可打,军中有女人还玩不到,对于这帮身体强壮的军人来说,实在要闲出鸟来。
前些天有兄弟偷偷混进女兵营地,想要窃玉偷香,居然还被砍了脑袋,更是让他们对于平阳军产生了莫名的忌惮。
看得到吃不到,简直折磨人。这下好了,军中搞一个男女兵比武,能接触一下女子了。军中的女子,看一看闻一闻也是一种享受啊。
平阳军这边,初雪等五名女百夫长自然是当仁不让,她们每一个又挑出一人,组成十人的队伍。男兵那边则是随意许多,李木兰骑着马溜一圈,从不断举手的人群中点了十个人出来。
有幸被李木兰挑中的十个男兵喜从天降,这交流切磋嘛,有个磕磕碰碰的多正常。到时候美人儿被哥哥打倒在地,摸了个前胸后臀的,可不能怪我们。
二十个人一同上场,各自挑选了自己的对手,校场周边呼声四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