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郓城大丰收(2 / 2)

加入书签

吴用道:“那岂不是跟咱们抢生意了,早知道就留下这个黑砂子海盗,反正咱们有水军护卫,亮他们也不敢动。”

晁盖笑道:“哈哈,我的吴军师,生意要一起做才好,一家做反而不好。”

“哈哈,已经给哥哥备好酒宴,还请回去入席。”吴用笑道。

部队回归,依旧是各训练各的。这次出征水军、山地排、史进、石秀、杨春、陈达等人都立下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功劳,功劳簿上一一记明不在话下。这次剿匪虽然没有像刘梁说的那样立碑纪念,但是也把整个行动编撰成册,以备以后查看。

冬季的到来也成就了冬天的大丰收,郓城稻田养鱼、养鹅、养鸭、养鸡等等各行业基本都是大丰收。至于马、牛、羊、骡子等都是大牲口,发展比较慢,谈不上什么丰收。

阮家村,渔场。

阮英指挥着收购鱼的档口再增加了三处,但是依然排的满满当当的。如此一来六个档口收购,三个收购鲜鱼,三个收购干鱼。即便如此每个档口前面卖鱼的老百姓依旧排着长龙般的队伍,不过大家也不着急,边聊天边等候。

入秋以后稻田里的水陆续干了,不少人家收获了稻子之后就开始收鱼了。夏季时候一亩地放了大约十斤鱼苗,没想到等深秋时候居然能收如此之多。只是深秋时候气温尚高,在没有保鲜措施的情况下非常容易损坏,就把收鱼的季节延后到冬天。反正稻田里有个很深的坑,里面都是水,也不怕鱼干死了。

最近天气渐渐寒冷,滴水成冰,正好可以收鱼了。整个郓城沸腾了,养小鲤鱼、鲫鱼、草鱼的平均亩产有一百斤之多。养泥鳅的平均亩产有七八十斤之多。不少老百姓都非常的高兴,还了鱼苗钱,剩下的鱼全部腌制晾晒,准备过年过节的时候才食用。也有许多人家稻田养鱼面积十几亩,产量过多,必须销售,这才有了如此排队的场面。

收购来的鱼分为两种,一种是活鱼,主要是小鲫鱼、小鲤鱼、泥鳅等等,个头都不大。这类鱼渔场收购了之后依旧放在鱼塘,等养大了再卖,反正价格也便宜。还有就是鱼干,老百姓家里用土制烘干机烘干的鱼干。这鱼干比较有讲究,收购的时候根据成色而定,好成色的将作为食用的鱼干拿去销售,至于成色差的将再次烘干,然后粉碎成鱼粉,鱼粉主要是作为饲料用。

郓城的鱼干,尤其是小鲫鱼干、小泥鳅鱼干在开封、健康、应天、杭州、扬州等等地方都很热销,前来拉货的商船也是源源不断,形成了购销两旺的局面,商税也是增加不少。

时文彬满面红光,非常高兴的来视察阮家村渔场,这是实打实的政绩,说郓城是鱼米之乡也不为过,郓城百分之四五十的人家里都养鱼,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吃得起鱼。

阮英高兴的说:“怎么样,县令大人,明年这稻田养鱼面积是不是还要推广。”

“要推广,而且要大力推广,凡事有稻田的地方都要养鱼。今年不仅仅是多收了鱼,就连稻子也多收了。看来晁团练说的果然没错,鱼吃了稻田里的虫子、杂草,同时鱼粪又肥沃了稻田形成一个良好的局面。”时文彬高兴的说。

不仅仅是稻田养鱼大丰收,更为可喜的是养鹅场培育的大白鹅获得了大丰收,如今水面开始上冻,青草也没了,只留下两万只种鹅,其他的十多万大鹅都要被运去销售。考虑到一下上市那么多鹅会造成价格降低的问题,刘梁打算陆续销售,向数个大城市每个月销售四五万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陆续销售完成。同时水泊梁山这附近村民家里养的鹅、鸭子也是非常的多,虽然也有外来的几十家商贩收购,但是他们大多是小商贩,销货量很少。主要还得靠晁家商行来销售,刘梁参考烤鱼的烘干机模式,决定制作烟熏鹅、和烟熏鸭。屠宰后的白条鹅先进行腌制,然后烟熏风干成腊味,如此一来保存的时间就更长,销售的距离就更远。就连大鹅毛都留下来作为羽箭加工的材料,鹅绒鸭绒则用来加工成高档保暖衣,号称羽绒服。保暖效果非常好,堪比北方的兽皮。

郓城人从来没想到郓城会这么富有,就连山区的集市上到处都充满了鸡鸭等美味,往常年月普通百姓谁舍得吃这些,今年大不同通了,但凡家里有闲钱的,还不得买几只鸡回去炖吃。

附近百姓养鸡每家都不多,除个别山场养鸡外,一般农户也就是二十三十的,都是整天在荒山野地里吃草吃虫子长大的鸡,肉味香浓,味道鲜美。

晁盖自家的养鸡差不多也有五六万只鸡可以出栏,李庆子最近一直忙碌准备销售出栏,不过刘梁说鹅、鸭子由于天冷没办法放牧所以不得不销售,但是鸡不同,粮食还是比较充足的,养着下蛋吧。都赶在一块销售,上市集中价格下滑是肯定的,所以打算养着下蛋,留待明年开春或者夏天的时候再进行销售。

天虽然冷,但是队伍训练不能冷。冬季大练兵如火如荼的展开,部队又有了新的训练项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