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速开国会(1 / 2)

加入书签

第二百四十一章速开国会

两江总督张人俊一生敬仰曾国藩,视之为楷模。其施行新政也是不遗余力,无论是兴办教育还是实业,都是清廷几个封疆大吏中拿得出手的能吏,在汉臣中的名望仅次于袁世凯、岑春煊、张之洞等区区熟人。

在立宪方面,张人俊也是与张之洞和袁世凯等人遥相呼应,甚至在张之洞病逝、袁世凯被罢免后丝毫不气泄,在历次国会请愿运动时都声援地方士绅,屡次上书朝廷陈述立宪之利。

正是因为二者在政治观点上的近似、施政理念的认同,使得张謇与张人俊确实关系不错。在国会请愿运动中,两人都站在立宪一方上书朝廷,张人俊很看重张謇状元实业家、又是江苏咨议局议长的身份。而张謇在咨议局首次会议上的发言:“立宪大本在政府,人民则宜各任实业教育为自治基础;与其多言,不如人人实行,得尺则尺,得寸则寸。”亦颇得张人俊认同。

从张謇口中了解了二人的关系,知道张人俊非常礼遇张謇后,刘继业便提出希望张謇能以筹办南洋劝业会为明目与张人俊见上一面,聊一聊。

“老夫与千里公曾有旧,也时常在请愿问题上交换文书。帮文鹿引荐没有问题!”张謇不疑有他,一口承诺下来。

既然张謇提到了国会请愿运动,刘继业正好就顺势关心一下目前立宪派的动作。

一提及当前张謇最为关心的工作,他顿时展现出激情出来,身子朝刘继业倾近,朗声道:“一月前,老夫北上京师,携带江南诸省包括士绅、学生、商会、侨胞在内的三十万签名,与同志会同志一并再次呈书都察院,重申速开国会之迫急!”

自从一年前张謇以江苏咨议局议长的名义通电各省咨议局,建议组织国会请愿同志会以来,他们已先后组织了两起国会请愿运动,声势也越来越大。就在三个月前,张謇等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多方联络,各省代表于1909年12月28日陆续抵达总部设在北京的‘国会请愿同志会’,准备发起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隐然已有政党之雏形。

前两次运动都被清廷以‘宪政必立,议院必开,所慎筹者,缓急先后之序耳’、‘国家幅员辽阔,国民智识不一,邃开议院,反致纷扰不安’等理由,推三阻四地糊弄过去。

“……送书入京的,近省各有百名代表,而远省亦派五十人前来。老夫等千名同志一同抵京,都察院亦派人前来慰问,可见朝廷亦非不重视民心。上请愿书前,各省督抚如张两江般忠君爱国者,东三省总督锡良领衔,湖广总督瑞澄、两广总督袁树勋等18个督抚及将军都统联名上奏,请求“俯从舆论,速开国会”。”

张謇虽没提及,刘继业却知道声势浩大的国会请愿运动并不只局限于请愿京城,而是随着第二次请愿运动而扩展至全国。

不光是各省代表千余人在北京向朝廷请愿,地方上各省各县的士绅们、东京留日的学生、南洋美洲等地的华侨都在以各种方式声援支持请愿代表团。东京的学生们数次聚集锦辉馆发动集会,甚至与同盟会的革命青年发生小规模冲突。梁启超、杨度等立宪笔杆亦在报纸上大造舆论。同时,全国各地的立宪派领袖亦发起了社会各界人员,群起上书地方官员,申明利害、并组织游行、发动集会、收集签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