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人物小人物(1 / 2)
陆炳擒拿这些道人,有凭有据,嘉靖帝并未有做出任何表示。
但是暗流,已经涌动起来。
陆炳又找到严嵩,和严嵩父子秘密商议后,严嵩父子最终在诸多把柄面前,最终同意了陆炳的要求。
严党牺牲一人,为此事做个交代。
赵文华,字元质,浙江慈溪县人。嘉靖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以考察被论,贬为平州同知,累官至通政使。
赵文华性阴险,善奉承,在国子学读书时,严嵩为国子监祭酒,即颇器重他。及赵文华仕宦,严嵩日显贵,遂相结为父子。
严嵩欲得私人官通政,以便先得给皇上的章奏,可以提前谋划对策,故命赵文华为通政使,后来果然多次拦截弹劾严嵩的奏折,提前给严嵩通风报信,似的严嵩多次转危为安,得到严嵩的信任。
后来,严嵩请筑京师外城,加赵文华工部右侍郎。
倭寇犯东南,赵文华两次督师江南。在江南期间,赵文华依靠严嵩,控制兵权,颠倒功罪,害死浙直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并论罢免浙、直总督周琉、杨宜。
同时,又以征兵集饷为名,提编徭役,加派税粮,截留漕粟,扣除地方解京银两,并且迫胁江浙富民出资捐饷,恣意搜括公私金宝图画以百万计,而用于军旅之需仅十之一二。自盗军饷银十四余万两。
嘉靖三十五年二月,赵文华诬奏吏部尚书李默诽谤皇上,嘉靖帝以为赵文华为忠君,任命其为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赵文华自此,成为严党一名重要人物。
可是赵文华既宠贵,导致日益骄横,侍奉严嵩等,渐不如初。
此时陆炳找到严嵩,私下拿出一些严党的罪证,要求他必须付出一人,作为替罪羊,并且点明赵文华罪大恶极。
严嵩本来对赵文华就有些不满,如此便顺水推舟,只是严世藩心有不喜,觉得憋屈,心有愤恨。
严嵩劝解道:“赵文华现在风头太盛,渐渐难以控制,早晚会拖累我们,这是个好机会,也可向皇上表表忠心。”
嘉靖帝欲建正阳门楼,在严嵩的怂恿下,交托给赵文华办理,但是赵文华得了银钱后私没太多,以至于难以修建,只好称病不能办。
在严嵩父子的配合下,嘉靖帝渐渐恶赵文华不敬。
嘉靖三十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嘉靖帝遂令其罢官。
诏令一出,举朝相贺,人心大快。
之后,锦衣卫追账时,查出赵文华贪污军饷十万四千石有余。
九月初一日,皇帝下诏,进而将赵文华革职为民。
赵文华失意,但是陆炳并有就此放过他。
陆炳派出“尾上针”的杀手,赵文华于一夕腹裂暴死于舟中。
陆炳的手段,狠狠的震慑了一些贪官污吏,贪墨之风稍弱。
陆炳此时一心要只争朝夕,却忽略了他的一系列行动,引起的反弹。
陆炳表现的越强大,嘉靖帝对他就越忌惮,因此,削弱陆炳的计划也暗中缓缓展开。
就在陆炳积极政治贪腐的时候,在南方,针对汪直的行动也即将开始。
……
“原来如此!汪直的背后靠山,果然是陆炳!”浙江总督兼巡抚胡宗宪接到宫中传来的密旨,又惊又喜!
难怪!难怪!
想起制倭以来的咄咄怪事,胡宗宪此时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汪直总能全身而退!怪不得朝中主流,暗中与汪直合作!
之前胡宗宪就有疑惑,如今总算是明了了!果然是陆炳!
也难怪,若不是陆炳,何人有此能量!
不过……仅仅靠陆炳还不够,皇上和陆炳一定也是有默契的……
如今……皇上要对陆炳下手吗!
胡宗宪心中思量,便有了计较。
此时,陆炳并不知道将要发生的一切。
他还在为朝中扫除贪腐进行努力。
陆炳面见刑科都给事中彭范,将接下里的事情做了详实安排,就在陆炳等着计划进行的时候,有一号称马祖师的江湖术士,流寓之浙江湖州乌镇……
……
我叫于镰,锦衣卫小旗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