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警部大臣(2 / 2)

加入书签

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都无法和南京相媲美。

也就军事方面胜于南京而已。

这样的情况可不行,北方必须要有一个经济和政治实力强大的城市来作为领头羊。

而且朱由校现在开疆拓土的目的地集中于蒙古高原以及东北,更需要一个强大的后勤基地。

因此发展民间的手工制造业业,创造就业机会,迫在眉睫。

其实现在的江南,手工制造业已经很发达了。

许多的豪族大户,以及商人们,靠着沿海的便捷,他们与西洋人的生意做的是热火朝天。

棉纺织业、丝织业、陶瓷业、造纸以及矿织业等等,发展的极为迅速,已经基本完善了,形成了稳固的产业链。

而北方呢,这些是一点也没有涉及,老百姓还在靠着种地过日子呢,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完全不像是一个国家。

所以首先就得先重点改造京师,等京师富裕起来了,再去带动周边的城市。

为此他不惜花大价钱来给京师搞一次全面的改造。

外城被他划分出了三个主要区域,即手工业区,以及民居区,还有商业区。

他画了一副草图,然后宣了工部的官员入宫,就以他的这副草图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经过近两个时辰的商议,图纸经过反复的修改以及重画后,终于是确定了下来。

而后他又以顾秉谦为钦差大臣,携带着圣旨南下,准备以招募和迁徙的方式。

将南方那些有过手工制造经验的老手,以及所有的工具机械,和工艺手法,弄一批到京师来。

并下了一道旨意给南京六部,要全力的配合顾秉谦。

这些事安排好了之后,朱由校又着手处理起了边塞军事。

建奴虽说不是大患,可也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

毕竟这个时代的建奴八旗,还是有着强悍的战斗力的。

老奴他倒是没有放在眼里,可他的儿子黄台吉,却是一个劲敌。

他尤其擅长挑拨离间以及心计这些。

辽东虽有熊廷弼和李松平二人坐镇,可熊廷弼那暴躁自我的性格,却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在辽东裁军推行新的军制,也没少得罪辽东的将官。

况且他还要南巡,亲自去整合江南的资源以及经济。

建奴如果没有彻底剿灭,他还真有点不放心。

毕竟明末历史上,辽人或辽东的将官,暗中投靠或是投机于建奴的人可不在少数。

辽沈沦陷、广宁溃败等等诸多战役,哪一次不是明军中出了叛徒或是奸细,与建奴里应外合而导致惨败。

想到这里,朱由校脑海中冒出一个想法,那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建奴八旗,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当中可是有着不少海西女真的遗民。

尤其是与建州女真有着血海深仇的叶赫部,包括他们的高层,如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和老奴也是有着杀父之仇。

这些人,说不定可以好好利用一下,甚至于策反他们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现在这个时空的建奴,可不像原本历史上那样战无不胜,内部矛盾必然无法掩盖。

而在他出兵辽东之前,也要加强对辽东的控制才行,应该多派些锦衣卫前去。

而且后勤问题也要提上日程了,他将在辽阳建造一个大型的军械库和粮仓,以准备大战所需的物资消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