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集体辞官(2 / 2)
朱由校一直关注着外廷之事,他非常清楚,就他这百分之二百的暴击打出去,文官们肯定接手不了,必然炸毛。
当看到这不过区区几十人名字的联名请辞奏疏,他也没有感到丝毫意外。
“朝廷没事的时候,一个个的都是削尖了脑袋要当官。”
“拉朋结党,狼狈为奸,各种明争暗斗,拼了的命的想要往上爬。”
“现在一有点事,就要搞所谓的请辞,这是逼宫还是威胁啊?”
“现在已经是天启二年了,不是嘉靖年,也不是万历年。”
“在朕这里搞这一套,朕可不会妥协,他们越是这样,就证明朕的方向是对的。”
“既然都不想当这个官了,那朕也不强人所难,全部准了。”
“另外,从今天开始,凡是上疏请辞的,全部准了,你们不必在请示于朕。”
“他们这些一无是处的奏疏,朕也懒得看,别污了朕的眼睛。”
皇帝这么干脆,实在是出乎徐光启和王在晋两人的预料。
皇帝的性格如此,徐光启觉得有必要劝谏一下,不能这么任性,否则朝廷不久瘫痪了嘛?
“陛下,百官联名请辞,若是全都准了,那朝廷岂不是成了百事,两京十三省之军政大事,如何处理?”
“这还不简单,朕在继位之初,就已经让魏广微,着手整顿教育,兴复太祖所定之民学了。”
“虽然只是北直隶有了一些起色,这些学子亦无功名在身,可在朕看来也够了。”
“当年太祖反贪反腐,杀官何止数万?”
“大明朝垮了嘛?用蒸蒸日上都不足以形容。”
“事实证明,没了这些只会摆弄权术,贪财好利的伪君子,我大明朝的国力无比强盛。”
“相反,民间文人士大夫念叨的所谓众正盈朝,满朝清流贤臣时的弘治年,百姓的日子过的是越来越难。”
“太仓的存粮,户部的银钱,空了多少年?朝廷贫弱至今无法恢复。”
皇帝的话,顿时让徐光启无言以对,事实胜于雄辩啊。
“你们等会去和魏广微对接一下,从这些学子中,选拔优异者,身家清白之人,召入朝中暂理国事。”
“六部九卿中,那些留下来的官员,也要做一下人事变动,把他们都调到一些较为重要的职位上,以老带新,好让那些学子快速上手,熟悉政事的处理。”
皇帝既然已经规划好了一切,两人也不在劝谏。
可朱由校却不想这么简单的就准了他们,想吃干抹净就走人,这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凡是请辞的官员,全部革了功名罢为庶人,发配到陕西去,三族之人亦同,子孙后代,世代为农,不准更改。”
“怎么说也受了这么多年的国恩和优厚待遇。”
“既然不想当官,为国办事,为君分忧,那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这种红薯玉米,可比在朝廷争权夺利轻松多了,这样的好差事,倒是让他们摊上了。”
朱由校说的是轻轻松松,可听在两人耳里,却是深深地震撼。
这可比杀人狠多了啊,这是彻底绝这些人的路,断了子孙后代的前途了。
皇帝是越来越聪明了,手段也更加高明了,现在都开始玩这种杀人不见血的套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