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后期制作(求推荐收藏)(1 / 2)

加入书签

一部电影的后期制作有多重要?几乎可以说是等同于二次创作。

一帧一帧的剪辑、配乐、修片、调色,然后才能慢慢成就一部完整的作品。

这也就意味着会是一项非常需要耐心的工作,毕竟要将拍摄而来的1200多分钟的素材经过选择、组接,然后编成一部近90分钟的、剧情流畅的电影,这并不容易。

不同的镜头搭配、时间长短等等,出来的电影效果也完全不同。

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在高超的剪辑下,可能会变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反之,一部优秀的电影也可能被一个糟糕的剪辑给毁掉。

举个例子,后世的一部电影《守望者》,在扎导的手里,和华纳的手里,根本就是两个故事。

不知道是哪位剪辑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剪辑才是一部电影的节奏器,也由它决定了这部电影要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观看体验。

所以一般的后期制作工作,都是非常繁琐的,越是想出来的成果最好看,越是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心思。

像《活埋》这类的小成本独角戏电影,虽没有大片那样来的复杂,但也绝不会轻松。

光是取舍拍摄好的素材,组合成一部电影,就让人头疼。

为了不让自己一个人遭受痛苦,莱曼还拉来了瑞恩、托马斯,三人一起进行后期工作。

他们在处理完拍摄器材的问题后,兜兜转转把后期制作室的租赁事宜也搞定了。

就在原来那家忽悠投资的摄影棚,莱曼三人亲自去看过,里面的各种设备一应俱全,完全满足电影的剪辑需求,于是,和负责人反复商谈后,以每月2万欧元的价格,租了一个月。

这样的价格不算便宜,当然也算不上贵,马马虎虎一般般吧,毕竟三人都没有熟人在这边,也帮不上什么忙。

双方隔天签署完正式的租赁合同后,莱曼、瑞恩,以及甘愿充当助手的托马斯,带着大量的胶片素材,直接入住在了剪辑工作室里,反正接下来一个月的使用权在他们手里,里面的空间也足够三个大男人打卧铺了。

......

剪辑室里,混乱一片,三个人围坐在剪辑器前,各抒己见。

“这里应该剪掉!”托马斯自从加入这个小团伙后,话是越来越多。

“干!这个长镜头我觉得很棒啊,那天反反复复拍了好几遍才过,你现在说要剪掉,不行,留下来。”瑞恩也是旁修过电影专业的,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说着,他又看向了莱曼,“你说,是不是该留下来。”

“这个长镜头放在这里根本就是拖慢了电影节奏,我们拍的是惊悚类型的电影吗,自然要顾全整个的电影氛围!一定要剪了。”托马斯振振有词的说道,“莱曼,我说的对不对。”

“托马斯说的有理,这个片段不适合,剪了。”两人的眼睛都盯着莱曼,但他还是遵循了影片最佳的剪辑风格,选择了托马斯。

朋友归朋友,电影归电影,这是两码事。

任何故事都要有主线吗,《活埋》这部电影简单干脆的很,就是围绕着主角保罗的心理路程变化来剪,刚刚那个长镜头拍的时候很爽,很折磨人,但确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跟整体的电影节奏有点不相融。

说罢,莱曼操纵着剪辑器把这个长镜头剪了。

托马斯见自己的理念被莱曼遵循了,更是一脸洋洋得意。

旁边的瑞恩看不下去了,赶紧一个恶虎下山,抱住了托马斯,一边大力的拥抱,一边心想:让你皮!

乒乒乓乓。

莱曼安稳的坐在座位上,眼里盯着拍摄素材,调试着最合理的搭配,看都没去看这两个活宝。

这些天,两人吵吵闹闹的,他都习惯了。

剪辑工作的进度比起拍摄来,慢的多了,哪怕还只是第一轮的粗剪,莱曼也显得很认真。

反反复复的对比,组接,一天下来,也确定不了几分钟的镜头画面。

他在这方面非常慎重,比拍摄时,还要用心,离成片越近,他越小心。

随着剪辑度过前期的枯燥,莱曼也适应了这种节奏,三人的配和也进入佳境。

他们总能在一团乱麻般的镜头中,找出最合适的剪辑点,把拍摄的素材变成脑海里构想中的画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