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挺好一姑娘,别起幺蛾子(1 / 2)
“贺老师,您好!您好!”
“孟总,不敢当,不敢当,您叫我小贺就行!”
这位传说中瑞丽第二富豪的富豪的孟总,看上去六十出头的样子,个子不高,清瘦矍铄,如果不是张口就是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很容易被人误会就是当地的一个小老头。
虽然身边还有一群年轻人簇拥着,但孟总丝毫没有架子,看到现场摆开的架势,还特地询问道:“不打扰吧?”
“不打扰!”
“我们这会儿正休息呢。”
贺新和程二忙道。
“我今天正好在市里办事,听说你们今天在这边开机,而且贺老师也来了,就顺便过来凑凑热闹,啊,哈哈!”
“孟总,我也是昨天刚到,本来想着过两天上门来拜访,谢谢您对我们的支持。”贺新客气道。
“哎?”
孟总摆摆手,特敞亮道:“别过两天了,我看改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大伙都一起来,咱们包饺子、手擀面走起!”
听到孟总这句话,现场几位跟孟总打过交道的主创都不由自主的欢呼起来。也难怪,他们大部分都是北方人,在这边打转已经一个多月了,饮食方面难免有些不适应。
正如孟总所说的,他就是顺路过来打个招呼,然后邀请大家去他家里做客。没有过多的打扰剧组拍戏,便笑呵呵的告辞了。
因为孟总将要在戏里客串自己的老大,贺新在交流的过程中刻意观察了一番这位孟总。有的时候这人的气质真的是靠养成的,而是靠简简单单就能演出来的。孟总举手投足间的那种淡定从容,就跟想象中大独枭的气质很贴合。
“怎么样,孟总挺合适的吧?”程二凑过来问了一声。
“嗯,有眼光。”贺新朝他比了个大拇指。
拍摄继续,就这么一个小饭馆里的群像图的镜头,如果是拍电视剧可能一个镜头扫一下就过了,但是程二不停的调整机位,整整拍了一个下午。
孟总虽然说让大家一起过去,但总不能整个剧组上百号人一起杀过去。就是主要演员和幕后主创一行十来个人傍晚时分一起来到了孟总的别墅,哦不对,应该说庄园更加准确。
贺新之前只是听小吕子描述过孟总庄园里的各种气派,真正来到这里,他还是被震的不轻,尤其是别墅前面那个占地足有一亩多的游泳池,里面的水真的是冒着热气的温泉。
别墅里的家具清一色都是红木,吃饭的那张大圆桌,红木的边框,中间镶着一整块质地温润、白中透绿的玉石,更让人咋舌不已,这大概此时真正的低调中的奢华。
贺新原本以为这么大的庄园一定仆从如云,结果是孟总的老伴,还有儿媳妇、侄媳妇、侄女都是家人亲自上阵给大家擀面包饺子。而且之前簇拥着孟总一起来到片场的那些个看上去象保镖一样的年轻人,其实都是孟总的子侄辈。
或许是近朱者赤、沾了瑞丽人淡定的“仙气”,孟家的年轻人礼貌淳朴,一点找不到通常认知中的那位所谓富二代的影子。
之前虽然贺新很谦虚的请孟总称呼自己“小贺”就好,但孟总依旧还是一口一个“贺老师”对他非常尊重。直到听说贺新的父母也曾是插队北大荒的知青,孟总才笑道:“看来是应该叫你小贺,我跟你父母说起来也算是老战友呢!”
当年整整几十万的知青通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才开辟了今天黑土地上的这个粮仓。其实孟总的岁数要比贺新的父母大,他是属于“老三届”的知青,而贺新的父母则是七十年代初过去的知青,那个时候孟总早已离开北大荒当兵去了。
……
“噔噔噔……”
贺新抱着小琴在昏暗的楼道里拼命的往前跑,关键他还不能气喘吁吁,得憋着一口气,神情保持冷峻,旁边摄影师徐伟操作着机器,镜头怼着他这张脸,底下有场工推着,迅速往后退。
“卡!”
现场执行导演握着对讲机大喊一声。
贺新顿时一个踉跄差点连同怀里的孩子一起摔倒在地上。
“小心!贺老师,小心!”
旁边的工作人员顿时一哄而上,有的赶紧扶住他,有的赶紧接过他手里的孩子。
这时贺新终于可以大口喘气,一屁股坐倒在地上,拿过执行导演手里的对讲机,问了一声:“怎么样?”
过了一会儿才听到“刺啦”一声,对讲机里传来程二的声音:“过了!”
“要不要再保一条?”
“呃,这几条都完成度很高,贺老师,你要不要过来看看?”
“不用了,你说好那就好。”
贺新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抱着小琴在商场里躲避警察逃亡的这场戏足足拍了三天,这三天中他没有一句台词,就是一个字——跑!而且手里还得抱着个孩子。
虽然小琴很瘦,体重充其量也就三四十斤,但抱久了双手都快要不听使唤了。
程二的风格有点象楼烨,对镜头有种近乎变态的从吹毛求疵。当年拍《紫蝴蝶》的时候,楼烨整整烧了六万英尺的胶片,在正常情况下足够能拍三部电影的了。如今是数码摄影时代,省却了胶片的费用,类似楼烨、程二这种风格的导演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刚开机那会,哪怕即便是一个过场戏的镜头,程二都要反反复复拍上好几遍。不光演员辛苦,幕后的工作者同样辛苦,不少人私底下还颇为微词。
但程二明显不是看人下菜碟,就算是贺新这位老板、柏林影帝,可能在他眼里跟群众演员的待遇几乎是一样的,一个奔跑的镜头经常要拍个十几遍。
大家看到贺新每天就这么一遍一遍的跑,毫无怨言,至此谁都不敢再有怨言了。
不过说程二的风格跟楼烨有点象,只是说他们都是细节控。具体到拍摄的手法,则完全就不是一个风格。
比如楼烨在拍摄中,从光线造型到镜头运用非常具有欧洲巴洛克艺术风格,他的招牌就是晃动的长镜头,然后又特别喜欢那种手提或肩扛的晃动镜头。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摄影机无法控制住摄影机前面的事情,这部影片从语言上强调这点,你首先不是全知全能的,从我开始,再到摄影师,你不知道镜头前面会发生什么。”
换句话说,他要表达的镜头语言跟他的创作的电影一样,永远都是不确定的人生、恐惧和毫无安全感。
但是程二不同,他更加理性,他几乎拒绝晃动的镜头,就连文艺导演奉为圭臬的长镜头都很少使用,就是固定的镜头,中景、近景或者特写,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非常准确,加之这部戏的台词非常少,大部分情况下就是通过眼神来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
这对于贺新和倪大宏来说,还好,他们有足够的技术和经验来支撑这种表演。而令人惊喜的却是小琴,这个毫无表演经验的傣族小姑娘恰恰用她那特别干净的大眼睛诠释着一个小女孩的天真、无邪和懵懂。以至于程二特别喜欢拍她的眼睛,通过她的眼神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