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广告(2 / 2)
可若干年后,当年看起来不菲的“购地款”,根本就不怎么值钱了。双倍“返还”给你,你还是血亏。
钟任在报社工作的时候,哪里知道“赚房地产”的钱,才是最容易成为“亿万富豪”的(当然,这是专指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赚钱法)。
钟任最初单纯的依靠大量的“写稿”及“编辑稿件”,每天都在“加班加点”,“透支生命”般超负荷工作,来赚取高收入。
他似乎也很清楚,这样的“赚钱模式”并不可以一直持续下去,长年累月的如此“玩命”,肯定要出事。但就像后世的“网文写手”一样,如果某一部创作的“网文”已经出了成绩,每月的订阅收益可喜,多半也舍不得减少工作量的。一般都会跟自己说:这种状态先持续个几年吧。反正也不会一直长年累月的“玩命”。
钟任的心态,就有点类似于此。
他在想着,趁着自己还有各种各样的“感悟”和“题材”,就赶紧的多写稿,多赚稿费。一旦到了自己“文思枯竭”或者“找不到创作题材”了,那时想“高产”也未必能实现。
他的真实想法就是如此。
等到真的写不动了之时,那就专心的“编辑各地投来的稿件”吧。
正因为有着强烈的“危机感”——今后某个时期可能不再有那么多“文章”问世的“危机感”,他也在积极的“拓展”全新的收入“增长”模式。
赚惯了一个较高的收入,突然的收入“缩水”,你叫钟任他在“情感”上也难以接受。
能赚钱,谁愿意少赚呢?!
钟任找到的一个其它的赚钱渠道,就是赚“广告提成”。
这个广告的提成,那个年代可是不低。或许也是由于“广告”比较难拉的缘故吧。如果好拉的话,提成就没那么高了。
总之,当时大报社的广告提成额,如果是“报社”旗下的杂志社,影响力没有那么大,16开的封底彩页,整版需1万块的广告费,“提成”额在百分之二十。如果是报社本身发行量大的本报,一整版就需要10万元的广告费,提成额度则在百分之十。
“提成”就是那么定的。
其实报社的“本报”的广告也没那么好拉,但报社.领导自我感觉良好,也不想想报纸的那“发行量”是怎么来的?是不是读者自发订阅的?在这报纸投放广告能给“商家”带来什么利益?
这些完全不考虑,社长就觉得本报发行量大,“广告费”就该定10万元一整版,5万元半版。而“提成”则是百分之十。
这直接导致,报社的本报每天的广告寥寥。毕竟这“广告费”在当时算是“天价”了。结果沦落到一个“有价无市”的尴尬境地。
偶尔有些“商家”在它那大报上打广告吧,也不是给的现金。而是打“牙膏广告”的,就拿一车皮的“牙膏”来抵数。打“油”的广告的,就拿桶装油来抵数……还有拿袋装米“抵数”的,拿“农产品”来抵数的!就看你是什么样的“商品”在打广告。
报社里的同事们,说老实话都无比“垂涎”那高达百分之十的“广告提成费”。
要知道,那可是足足10万块的整版广告费啊。只要一个月能拉到一版的广告,那就可以“净赚”1万块的“提成”了。
这甚至比绝大多数同事的“月收入”都要高,高得多。
谁能不“垂涎”哩?!
但表面上看,一个月拉一版的“广告”,似乎并不多。但只要想想,这报社的本报,经常的一个月都有差不多半个月,报纸是“一片清爽”,压根就没刊载有“广告”的,就可以想见,报纸要拉广告,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
那还是在报社本身就设置有“广告.部”的情况下呀。广告.部配置的人手可是不少,有十几号人马咧。他们还是专职的以拉广告为工作重心的,也不能保证报纸天天都有广告刊登。
其它的专职当“编辑”的,写稿编稿是他们的“工作重心”,他们又有啥能耐能拉来广告呢?
这样的情况下,钟任居然还把今后一段时期内,增加家庭收入的招数,放在了“替报社拉广告”这上面,他真有点“逆势而为”的感觉。
就连最初之际,他老婆吴容听说他要靠“拉广告”提成,来增加收入,也感觉甚是不可思议!
但钟任既然敢朝这个“领域”进军,当然也是有相当的把握的。
他就分析过了:看报纸的受众,这本来就不是“商业”或者“娱乐”报纸,一般的普通百姓谁看你的这份报约呀?!所以,钟任一开始就没有去考虑拉“商业”方面的广告。
像什么百货、重鲜之类的产品,都没考虑要拉。因为在你这报纸上“打广告”,又贵又见不到收益,人家那些企业多数是“私人老板”创办的企业呀,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你没办法替人家创造效益,凭什么叫人家花钱“打广告”,浪费钱呢?!
正因为明白了这一层,钟任很明智的,一开始就没有把“广告客户”的目标,锁定一些商家及企业。
钟任想要拉的,说白了,就是各地的基层部.门的广告。
基层就不需要打广告了吗?那是以前的老思维,固化的思维模式了。
如今是新时代了,就连基层的组.织,也要积极的对外树立自己的新形象,摆一摆自己得优势。要如何对外扩大影响,展现自己美好的崭新面貌呢?最好就是在权威的报纸上“打广告”嘛。
当然,可以不标明是“广告”,就当是地方的成绩展示,风貌呈献。
虽然不打着“广告”之名,但按照广告标准的收费,那是一个“子”都不能少。
钟任锁定的目标,就是各地的基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