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开始剿匪(1 / 2)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奉专门设计了一个水利鼓风机,因为杨奉的物理学得不好,所以画出来的水利鼓风机的草图简直是一塌糊涂。无奈之下,只得依靠马钧,在杨奉反复的讲解之下下,马钧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发明了水利鼓风机,解决了冶铁中的这个大问题,使得铸造的成功率由百分之五十提升到了百分之八十,这已经让杨奉十分满意了,更让郑浑惊讶不已,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百分之八十简直是任何一个铁匠都不敢想象的数字,没想到竟然在主公随意设计的这个大轮子的带动下,竟然不费力气的实现了,郑浑不由对杨奉更是充满了无限的崇拜。
其实,这也不能说是杨奉的功劳,草图画得一塌糊涂,杨奉的讲解更是一塌糊涂,他自己就不是十分明白,怎么会讲得彻底,尤其是对马钧这样的发明家,最后在马钧密密麻麻的问题下,杨奉头上的汗珠始终没有断过,还好马钧看到主公的窘样,也就不再多问,自己去研究了,所以杨奉的贡献只是给了马钧一个思路和水利鼓风机的大致雏形,其他的都是马钧的功劳了。
就在冶铁有了突破的时候,马钧另外一个发明更是让杨奉兴奋起来,什么发明呢?
马钧看到主公一直为啤酒不能密封的问题伤透了脑筋,于是也索着看能不能发明一种容器将啤酒既能完全密封,而且还能将酒从中取出,并且不需要打开容器,结果还真让他找到办法了。在郑浑的帮助下,一个一人多高的圆柱形的容器被制造了出来,就像今天使用的储油罐的样子差不多,在容器的上方是一个小盖子,是用来注入啤酒用的,一旦注满这个盖子会被密封起来。
在容器的下面有一个类似于水龙头样的东西,这是马钧根据杨奉描述过的自来水龙头制作的一个简易龙头,用来释放容器中的啤酒的,而这个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这个龙头,虽然很小,但是马钧却在里面设置了两层机关,可以和外界做到完全封闭,由于上下都能全封闭,经过试验,啤酒放在容器中最多可以保质半年,当然这个时间已经足够了,就算是将啤酒销往幽州的最北部也是足够的。
杨奉给这个容器起了一个名字叫马钧罐,意思就是马钧发明的罐子,有了马钧罐,杨奉的啤酒开始销往大汉十三州的各个地方,当然这是要有三个基础的,第一,是在西凉的马匹到了之后;第二,杨奉上书灵帝,说明为了啤酒的保质,需要大量开采铁矿,制造马钧罐,这样的话,自己就算大模大样的开采铁矿也不会被引起任何人的怀疑;第三,杨奉先行扩大了的生产规模,否则必然不能保证全国的供货。
另外,杨奉还想到了一点,就是马钧罐的回收,这是杨奉根据现代社会啤酒瓶的回收而想到的,在销售等啤酒的时候,马钧罐的价格已经被高价卖出,但是里面也只有五百升的啤酒,一旦喝完之后,马钧罐似乎也没有了用途,而杨奉派人在全国各地大量回收马钧罐,收回的价格却只有原价格的一半不到,但是即使这样,杨奉还是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大家认为杨奉这样做不但能够节约用铁,而且也不会使很多人的家中堆满马钧罐而没什么用途。
后来,更加离谱的是,还拉动了一种职业,有人竟然专门收购马钧罐,然后再卖给杨奉的啤酒厂,从中得利,这让杨奉瞠目不已,没想到汉末时候的人竟然会有如此的商业头脑,真是意想不到,为了支持这种职业,节约自己的人手,杨奉最后也不再派人到各地收购马钧罐,而给这些人一些赚钱的空间,等他们自动将马钧罐送到汉中,这便是废品回收人的祖师爷。
就在纸和啤酒的销售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杨奉决定对汉中贼寇用兵了,这年正是光和六年三月,在征得刺史张乔的同意后,杨奉亲自率兵四千,以庞德、高顺、成廉、张任为将,命徐荣、严颜率领剩余的三千骑兵留守南郑。
汉中的贼寇虽然有多处,但是大多都不成气候,并且是由于生活所迫,不得已落草为寇,一旦听说太守大人带兵围剿,纷纷都望风归降,杨奉知道他们都是良民,于是在进行了一番教育之后,便全部释放回家。
但是在定军山和南谷口却有两股比较大的贼寇,定军山是三千人,南谷口两千多人,加上定军山和南谷口都是易守难攻之地,虽然听说官军围剿,两处贼寇都没有归降的意思,反而是加紧修筑防御工程,准备抵挡官军的进攻。
杨奉在事先已经做了大量的情报工作,对两处的情况基本摸了个清楚,两处相比之下,南谷口比较容易攻取,定军山却没有那么容易了,另外杨奉得知定军山的贼寇的首领竟然是冷苞,历史上的益州名将,只不过遇到了刘备的两员上将黄忠汉延,加上轻视敌军,大意之下被擒,说起来此人还是应该有些能耐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