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新朝雅政?(1 / 2)

加入书签

“冀州历经战乱,如今已经近于十载,百姓十不存一,此事陛下可知?”

“朕自然是知道,不过,冀州户口当年冠绝天下,就算是十不存一,只要稍加招抚,定可迅速恢复。”

要是都城所在地能支撑供养庞大的朝廷和禁卫军,则可以省却巨大的转运消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简直就是最为便利的事情。

历史上,自宋明之前的中央王朝,基本都可以凭借丰厚的首都京畿地域支撑相当数量的官僚和军队,从而能有极大的方便统御四方和扩张。

而这一切的根本,就是土地和人口。

冀州的沃野千里,甚至比关中平原还要广大。

只要人口得到补充,就可以完全符合京畿重地的要求。

“陛下,如若迁都冀州,百姓小民易招纳,但是保陛下江山社稷的人,却不是这些平头小民啊!”

郗鉴此话一出,立刻就是让刘预感到有些意外。

“保朕的江山社稷?”

刘预随即明白了郗鉴话中所指的意思。

“陛下,如今冀州留存者,莫不都是大族豪强,哪一个不是家中资财巨万,僮仆千百,甚至有万人者!此辈不驯,怎可都于其地!”

刘预听到这话,又是一阵思索。

现在的冀州,虽然打跑了匈奴汉国的实力,但是百姓早已就变成流民跑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大大小小的坞堡,都是属于各个豪强大族的。

对于这些早就是惊弓之鸟的豪强坞主们来说,让他们重新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下,恐怕得花费不少的功夫。

而且,按照刘预的打算,他马上就要以各种的手段来打压削弱这些豪强世家。

要是在迁都到豪强大族势力独大的地方,绝对是不怎么明智的。

不过,刘预还是觉得有可以改变的可能的。

“要是这样的话,朕可以迁军府兵以充冀州,这样的话,既有了军队,又有了人口,岂不是可以两全其美!”

郗鉴却是摇了摇头。

“陛下,圣朝军府兵税赋几乎尽免,要是迁镇冀州,这兵马是有了,但是粮草税赋却要诸州转运了!”

如今的卢子城,虽然小了一些,但是靠近经营最为长久的兖州和青州,可以供养官僚宿卫军。

要是把军府兵迁移到冀州,那必然占据大片的土地,就极大的压缩正常编户百姓的份额,毕竟要供养一个军府兵及其家眷,所需要的的土地可是数倍于普通编户百姓的。

“要是这样的话,迁都冀州却是不宜此时!”刘预稍稍有些遗憾的说道。

郗鉴随即劝道。

“卢子虽小,军民也是益多,但是陛下简省,诸臣效随,不会有太多的缺乏的!”

“郗公所言有理,不过卢子毕竟是狭小,又偏于中枢之地,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在古代的时候,一个王朝定都在哪里,往往都会在世人眼中留下非常深的印象。

除了明代的守国门之说外,秦末项羽定都彭城就遭受了不小的非议,被许多人看成是只怕‘锦衣夜行’的浅薄之辈。

甚至于,在两年之前,匈奴汉国的王弥、刘曜联军攻破洛阳的时候,刘曜拒绝了王弥一起请求迁都洛阳的建议,而被王弥破口大骂‘屠各子’。

得知刘预此话的意思后,郗鉴却是毫不在意。

“陛下,当务之急,可不是什么迁都与否之事,而是要尽快理定官吏品评的大计,这样才能尽快让各州郡恢复民生!”

“民生不复,又如何积聚强兵呢?”

刘预一听这个,立刻就是点头赞同。

“不错,当务之急,就是这官吏品评!”

如今刘预的汉国占据将近六州之地,就算不统计被大大小小的豪强们隐匿的户口,其之下的人口也差不多有两百多万。

而要是再把周边的流民招纳回来之后,需要管理的人口将更加多。

用统治这么多的人口,再沿用之前的少量官员,然后以地方督护宗主辅助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够用了。

而且,这种简单粗暴的官僚架构,让许多的豪强世家根本没有发挥自身‘德才’的地步。

也即是说,许多的豪强世家将会没有官做了,这可就是让他们非常难受了。

行之千百年的‘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规则,可就要被打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