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节 崆峒翻天源广成(1 / 1)

加入书签

162.

独有两仪微尘剑阵,则剑气凝聚势若惊雷,游走似匹练,威则威矣,猛则猛矣,实然依旧是死物,是剑气,而非是其他,刚猛有余,灵动不足,强烈有余而后力不足,若非能一发以致敌毙,则再无后手可出。所以阵中厉害便全凭阵眼之人眼明手快,以己之眼为阵之眼,瞧准时机,掐对形势一发而出,以风雷之威,或绞或斩或刺或击,务必一举而夺胜。只是如今状况,绝非平常时候可以比拟,那怨气已经凝成实质,观之若雾,闻其中有厉鬼哀嚎痛哭惨叫之声,一击斩杀虽散作无形,却未伤其本源,便是一会又复做一团。以两仪微尘剑阵对付这以声扰人,以形夺人,以雾伤人的怨气戾气,就好像拳头打在的棉花垛子上面,拳头虽然刚猛,力道却全叫棉花吸收了去,于它的根本一点都伤害不到。

见峨眉有难,同为蜀山剑派的青城自然不能袖手旁观,青城的龙门阵早与两仪微尘剑阵共同操练过很多回了,两者一刚一柔,一主强攻,一主固守,两者相合,便符合了这两仪的说法,使之阴阳调和,阴阳调和则生变化,因有龙门剑阵之守,便叫两仪微尘阵又生出来新的攻势,又因阴阳之变合了天地大道之理,从那剑气中竟然脱胎出来一条剑龙。此时两仪微尘剑阵之中所新生出来的剑气,已经不是之前的死物,却有了生灵的灵动,龙为水族之长,是天生能修的灵物,乃仙胎神种,得水方显其威能,在天能兴风作浪,在水能翻江倒海——这时候,此剑龙所翻所捣的便是龙门剑阵生出来如同水波一样的剑气所结之江海。正是水借龙威,龙乘水势,龙在水中,水盖龙行,两者混连,一时间就看这天上地下仿佛都是龙影水浪,铺天盖地的就朝那黑雾席卷而去。

黑雾之中一声惊呼,仿佛那鬼哭狼嚎之声也知道眼前剑气所化剑龙水波的厉害,急急就缩小想要往那混沌之气中躲藏而去。那剑龙是多么快的速度,引着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水浪,直把那团黑雾团团包围起来,几个浪头打过,便是一团黑雾全叫包裹了进去,水波漫过,就不见了踪影。水浸之地便似乎一片湖泽,看似平静无有风浪,实则水面之下暗流涌动,漩涡四起,那剑龙便在水波之中时隐时现,搅动暗涌,不停将那黑雾绞散。那黑雾也实在的顽强,便被这剑气所化的水波与剑龙如此绞杀,依旧次次重新凝结成形,只是形状越来越小,直到最后,乃绞成一个拳头大小了。忽然听得那混沌之中一声怪叫,那叫声似马嘶又如牛吼,直震得那混沌之外的剑龙水波都抖了三抖,蜀山门人知道此乃是混沌之气之中,阴阳交界处,那困住两仪微尘剑阵所生剑气之人,听其吼叫,便知道此人修为不浅,并且来势汹汹,只是不知道何故一直躲在混沌之气里面不肯出来。

两仪微尘剑阵与龙门剑阵中的众道士急忙压住阵脚,各定阵法,两个阵眼之中的青竹叟与青城观主,各自下令,门下弟子更形变位,以保那剑龙剑水不被吼散——虽然混沌之气中吼声连天,剑龙在水波中行动依然不减,拼了命的翻起水浪,滚起漩涡将那剩下的怨气绞了又绞,杀了又杀。那拳头大小的怨气,竟然已经凝作了金玉一样的实体,便是绞了一百遍,才削去一层皮壳,皮壳之下露出来的是一枚珠子,这珠子漆黑发亮,已经不是怨气之属——因那怨气被全部消弭殆尽,四百道众便觉得肩上头上那无形的压力顿时一送,人的精神也为之一振,这时青竹叟与青城观主便知道剩下来的那粒墨黑的珠子便已经不是怨气之属,而是用来凝结怨气的邪门法宝,青竹叟忙下命门下道众催动阵法,引那剑龙含珠而来。便那剑龙从水波中一露头,众道便看到那剑龙的半条身子都被这粒乌黑的珠子染墨似的染的漆黑一片,这珠子自身则莹润发出乌光来,便知道是一件不寻常的宝物。就剑龙出水还未返回两仪阵中的时候,忽然从混沌之气里面伸出来一只大手,照准龙头就是一捏,那剑龙在这大手里面仿佛泥鳅一样,大手捏来,剑龙吃痛想要挣脱,奈何它已经脱了水波,不能引来剑气相助——青城道众见状连忙催动阵法,自把剑气所成的水波又抬了三尺,龙尾卷到一点水浪,立刻引起来一阵水龙卷,便朝那大手斩去。水龙卷打着旋儿在半空中横扫而过,仿佛一柄利剑一样,那大手本想抢夺乌珠,照准时机伸出来捏住龙头,谁料那龙虽有龙形却非真龙,其实质也依旧是道道剑气,不是血肉,坚硬非凡,那大手正拿他无法处置的时候,就看水龙卷冲着手腕就扫来——也不知都这巨手是怎么修炼的,仿佛手掌强横无匹,手腕却是罩门所在,竟然甩脱了剑龙,一张盖来将水龙卷打散了。

圆圆在阵中,因昆仑在此就他一人,没有阵势可属,便立于张天师之右手,处于总阵阵眼之中,这一下看得清楚明白,心中自然领会,说一声:“手腕乃是他罩门!”张天师下令总阵转移,令崆峒助蜀山之力。崆峒华不朽领命,总阵转移,将崆峒转到前方临敌,就看崆峒门人处于本阵之中,一齐作法,一众三十二名道士头顶隐隐现出来紫气,那紫气互相缠绕凝结,竟然现出一个山形。

崆峒的阵法有个名儿唤作“崆峒翻天阵”,引的是那阐教的金仙广成子手中所持的法宝翻天印的掌故。那翻天印乃是广成子成道之后,所得的一截不周山山峰,上古天地初分时候,有不周山联通天地,乃是盘古开天时候一根顶天的柱子,后来天地定型,盘古身陨,这根顶天柱也就化作了不周山。有那上古水火二气所结真仙,一名祝融乃是火气所生,一名共工乃是水气所化,因水火本是两立,相生相克缠斗不休,水火又在五行之中定了上下,乃是水克火天地之理。共工便凭此之利,每每大败祝融,祝融引之以为一恨。后来祝融将生火之法传于先民燧人氏,由燧人氏传开,教化万民用火,从此先民不再食用生肉生血,以火取光,以火取暖。逐渐先民中拜火者越来越多,祝融便于人类亲厚起来。传到后世,共工与颛顼不和,颛顼联合祝融以人火反逼共工之水,致使共工败于祝融之手。因共工从先天水气中化生以来便未尝败果,此一败只觉得颜面扫地,极怒之下飞到海上怒触不周山,使不周山拦腰而断,那共工也重新化为天地间的水气。

不周山断裂导致天地失衡,天河之水受共工所化水气引导,由天河灌入人间,才有后来的女娲大神补天之说,洪涝祸及后人,才有大禹治水以定九州之事。

广成子得一截不周山,将其炼制成一块四方宝印,可大可小,能生能长,据说大可翻天,才名为翻天印。又因广成子成道之后居于崆峒山内,虽说阐教早已不复存在,如今的崆峒已经与那阐教金仙广成子没有多大关联。但是天下大道唯一,不论阐教、截教还是人教,都是修真问道之辈,是故崆峒门人将自身阵法脱言于广成子的法宝之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