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希特勒最后的疯狂(中)(1 / 2)

加入书签

罗科索夫斯基试图通过斯大林向盟军示警,结果被最高统帅本人毫不迟疑地拒绝了,并挨了一顿训。不过他却并没有感到委屈,如果异地相处,自己处在斯大林的位置,仅仅凭着部下一个不太靠谱的推论,就要向盟友示警。如果德军真的发起了进攻,那对方自然会对自己感激不尽;如果历史在这里发生了偏转,德军的阿登反击战没有按时发起,盟友就会对自己产生戒备。

朱可夫在听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分析后,觉得不甘心失败的德军,肯定会在某个方向集中兵力发起反突击。但他却直接排除了盟军的方向,而是认为敌人会将突击方向选择在他或者科涅夫的防御地带。因此,他专门和科涅夫通了电话,督促对方做好准备,防止德国人可能实施的反突击。

12月16日,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击战开始了。得到情报的盟军指挥官,对此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德军的一次骚扰进攻。好在艾森豪威尔的头脑比较清醒,他意识到有些不对劲,连忙派出了两个装甲师赶去救援。

德军在正面进攻的同时,还开展了代号为“狮鹫”特种作战。由斯科尔兹内上校率领两百多名会讲英语的德军官兵,组成若干个突击小分队,他们换上美军的制服,乘坐美军的吉普车大胆穿插到美军防线后方,到处袭击美军士兵、切断电话线、倒转路标、布设虚假地雷标志等,搅的美军后方一片混乱,人人自危。

几名倒霉的士兵被俘后,在接受情报部门官员的审判中,都异口同声地说:有数千人伪装成美军,混入了美军的后方,实施破坏行动。

错误的情报,引起了美军的一片恐慌。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有数以万计的美军官兵被宪兵拦住,回答他们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若是答案错误的话,则先关起来再说。

就在美军人心惶惶、不得安宁之时,又有一个谣言传了出来,说德军已经派了敢死队,准备去劫持艾森豪威尔。已成惊弓之鸟的美军,对这个谣言深信不疑,他们不光在盟军最高统帅部四周布置了铁丝网,还在门口停放了坦克,警卫人数也翻了两倍。对于进出司令部的人,就是熟悉的面孔,也要进行反复的盘查。

阿登反击战打响后的第三天,斯大林从盟国那里得到确切的情报。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思索良久,心里在暗自懊恼,前两天罗科索夫斯基向自己汇报,说根据他的分析,德军有可能在阿登地区,对英美军队实施大规模的反击。而自己居然选择了不相信他,甚至还狠狠地批评了他。自己该怎么办?是不闻不问,还是打个电话向罗科索夫斯基道歉,顺便问问接下来该怎么做?

斯大林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抽完了两个烟斗,终于拿起了面前的电话,听到里面有声音的时候,立即说道:“给我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找罗科索夫斯基。”

接线员听出是斯大林的声音,哪里敢怠慢,连忙说:“您好,斯大林同志,请稍等,我马上替您接通电话。”

过了没多久,电话接通了。

斯大林对着话筒说道:“是罗科索夫斯基吗?我是斯大林!”

“您好,斯大林同志。”罗科索夫斯基猜到斯大林此时给自己打电话,肯定与阿登反击战有关,虽然自己这里没有听到任何消息,都能斯大林那里应该已经获得了盟国的通报。但他依旧恭恭敬敬地问:“请问您有什么指示吗?”

“我不久前接到了罗斯福总统的电话,德国人前两天在阿登地区,对盟军实施了反突击,给盟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斯大林字斟句酌地说道:“你认为,他们在西线取得了胜利之后,会将更多的兵力,都调到东线来呢?”

“斯大林同志,这是不可能的。”罗科索夫斯基从斯大林的语气中,听出他有些失落,连忙安慰他说:“别看德军将英美军队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他们的实力已经被大大削弱了,不光兵员和技术装备严重不足,就连后勤补给也有问题。只要英美军队实施反击,楔入英美军队防线的部队,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斯大林郑重其事地问:“那你觉得,我们是否有必要在东线发起进攻,来缓解盟军的压力呢?”

“暂时还不行,斯大林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听到斯大林这么问,深怕对方一时心血来潮,命令和德军对峙的几个方面军提前发起进攻,连忙劝说道:“我们的部队经过了长期的战斗,部队减员很大,而且武器弹药也消耗得很厉害。在完成各种补给前,我绝对贸然向德军发起攻击,是不恰当。”

“是这样啊,”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斯大林若有所思地问:“那你觉得,什么时候才是向德军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

罗科索夫斯基记得德军所实施的阿登反击战,只持续了一个月,便以失败告终,因此在故意沉默了片刻后,对斯大林说:“斯大林同志,我觉得要完成全部的进攻准备,至少要等到明年的一月底。”

“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谢谢你,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斯大林说完了客套话,便直接挂断了电话。

从外面进来向罗科索夫斯基汇报工作的博戈柳博夫,隐约听到了几句对话,等罗科索夫斯基一放下电话,他就有些吃惊地问:“元帅同志,德国人真的在阿登地区,向英美军队实施了反突击吗?”

“是的,德国人在阿登地区对英美军队发起了攻击。”他回答博戈柳博夫的问题,不等对方再问,便接着说:“英美军队在德军的打击下,遭受了惨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