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敌人不投降,就消灭他(1 / 2)

加入书签

维诺戈拉多夫在快速地浏览完劝降书上的内容后,立即胸有成竹地回道:“司令员同志,我打算派斯梅斯洛夫少校作为代表,季亚特连科大尉作他的翻译,前往德军指挥部递交这份劝降书。”

见维诺戈拉多夫的心目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罗科索夫斯基点了点头,随后将通讯兵主任马克西缅科叫了过来,问道:“你们有没有办法和德军的电台取得联系,将我们即将派代表到他们那里去的消息,通知对方?”

上了年纪的马克西缅科听后,点了点头,肯定地说:“放心吧,司令员同志,我们可以通过明码电报或呼叫,与德军司令部取得联系。”

“那现在就开始明码呼叫吧,”罗科索夫斯基吩咐马克西缅科:“通知对方,就说我们的代表,将于明天上午九点,到达斯大林格勒西郊和他们进行接触,请他们派出得到授权的军官,和我们的代表进行接触。”

等马克西缅科和维诺戈拉多夫相继离开后,沃罗诺夫望着两人的背影问道:“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觉得我们的劝降,能有效果吗?”

罗科索夫斯基摇了摇头,有些为难地说:“”

又开始关心罗斯托夫地区的战况:“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觉得我们能在今天拿下罗斯托夫吗?”

“这个不好说,”罗科索夫斯基摇着头,有些为难地说:“保卢斯是一个对希特勒非常忠心的军官,就算要投降,他肯定都会事先向希特勒请示,在得到允许后,才会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不过你想想,希特勒会同意他手下的一名集团军司令官,率领二十多万军队向我们投降吗?”

“不会的,希特勒肯定不会同意保卢斯投降的。”沃罗诺夫在说完这句话之后,有些好奇地问:“既然你知道保卢斯不会投降,那为什么还要派人去劝降呢?”

“我担忧的是留在德军占领区里的平民,一旦天降大雪,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在饥寒交迫中死去。”罗科索夫斯基忧心忡忡地说:“为了尽快地结束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战斗,我们必须要采取任何可以采取的手段。”

马克西缅科的明码电报发出后不久,位于斯大林格勒市区内的德军司令部便受到了。德军参谋长施密特中将等保卢斯看完电报后,恭恭敬敬地问道:“司令官阁下,我们对俄国人的这份电报该怎么回复?”

保卢斯皱着眉头想了想,随后说道:“虽然俄国人的军队包围了我们,但我们还有二三十万的部队,他们想吃掉我们,也没有那么容易。对他们的这份电报不必理睬。”

“司令官阁下,”施密特没有质疑保卢斯所下达的这道命令,而是接着问道:“那么明天俄国人的谈判代表到达指定位置,并要求和我军展开谈判时,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向他们的代表开枪。”保卢斯说完这话后,似乎觉得这样做有点违背国际准则,便补充了一句,“不过要告诉我们的士兵,别伤着人,把他们赶走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侦察局局长维诺戈拉多夫亲自陪同两名谈判代表,乘车来到了斯大林格勒的西郊,这里是第65集团军所属的近卫第40师的防区。

师长帕斯特列维奇早就得到了司令员巴托夫将军的通知,专门在师指挥部的外面等他们。看到维诺戈拉多夫从车里下来,帕斯特列维奇连忙迎上去和他握手,同时关切地问:“局长同志,你们现在就准备穿过我们的防区,到德国人那边去吗?”

“是的,”维诺戈拉多夫肯定地回答说:“我的两名部下奉命将一份由方面军司令员亲自起草的劝降书,送到德国人的手里。”

“局长同志,”帕斯特列维奇苦笑一下,对维诺戈拉多夫说:“我觉得德国人不会那么容易放下武器,你们今天来也许是白跑了一趟。”

“是的,我们知道劝说德国人投降很困难。”维诺戈拉多夫居然非常赞同帕斯特列维奇的意见,但他接着说:“不过为了尽快结束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战斗,将我们的人民从战争的阴影里拯救出来,我们必须尝试一切可行的方式。”

帕斯特列维奇知道他们是奉命而来,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的几句话,而轻易地改变主意,便指着前方说:“局长同志,向东走了四百米,就是我们的前沿阵地,你们的谈判代表可以从那里穿过战线,进入德国人的防区。”

帕斯特列维奇带着维诺戈拉多夫他们来到了前沿阵地,他趴在战壕的边缘对维诺戈拉多夫说:“局长同志,对面就是德军的阵地,你可以让你的人过去了。”

维诺戈拉多夫点了点头,转身吩咐站在旁边的一名号兵:“吹号,告诉德国人,我们来了,让他们不要开枪。”

号兵答应一声,举起手里的军号,吹出了一连串的号音,通知对面的德军,说己方的谈判代表已经到达指定位置,即将与他们进行谈判,让他们不要开枪。为了安全起见,号兵连续吹了三次。

维诺戈拉多夫觉得差不多了,便抬手制止了他,对站在一旁的斯梅斯洛夫少校和翻译说:“好了,我们现在可以过去了。”

看到维诺戈拉多夫他们三人带着一面大白旗走出战壕,朝对面的德军阵地走去,帕斯特列维奇连忙叫过旁边的指挥员,吩咐道:“让机枪和迫击炮做好射击的准备,一旦敌人开火,就用我们的火力压制他们,确保谈判代表的安全。”

维诺戈拉多夫陪着两名代表向前走了五六十米,然后停下脚步对斯梅斯洛夫说道:“少校同志,我就送你们到这里,剩下的路,就你们两人走过去了。祝你好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