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碎嘴才子风重楼(1 / 2)
府文院赏赐以及诸多名门望族送来的礼物被**置换成银钱,用来修建府邸。不过一些珍贵的东西和日常用具,还是保留了下来。
在张府修建完成前,张易等人就居住在望春楼里。
望春楼在城南相当有名,一是因为它奇特的形状。望春楼横跨在斜雨街头,高达六丈,共有三层,任何人要想进入斜雨街,便得从望春楼下经过。
张易坐在第三层窗前品茶,对面是一名喋喋不休的白衣秀才。
“张兄,这斜雨街是长弓城最有名的烟花柳巷。望春楼横建于街头,望春楼后皆是各色红楼茶馆,这些文人雅士高谈阔论,莫不从望春楼开始。”风重楼笑嘻嘻的出第二个原因。
张易闻言头,难怪这看似普通的一间酒楼,上面竟然鲜有白丁出没,童生秀才举人遍地,偶尔还有身着白衣墨梅贡士袍的大人物经过。
只是看见风重楼还在不停话,张易眉头微微蹙起,他原本对眼前这个家伙颇有好感,甚至拿他跟二师兄相比较。谁知在这坐了一下午,这家伙竟然喋喋不休个没完,二师兄哪里会是这般德性。
“烟花三四柳,斜雨望春归。”风重楼指着桌上刻着的一句诗道,“这定然是哪位书生没钱聆听谢姑娘的琴声,在这边刻画的诗句呢。”
张易早就看见桌上刻画的诗句,以为是望春楼故意设计,用来吸引文人雅士呢,难道还另有深意,好奇问道:“哦?这桌上的诗句是客人自己刻的?那谢姑娘又是何人?”
风重楼难以置信,好奇道:“张兄,一年前你好歹也是豪门公子,怎么可能连谢姑娘的芳名都不知道。”
张易尴尬摇头,他脑海里的确有原主人的大部分记忆,但都是极其重要的那些。这斜雨街望春楼,他的脑海里连一丝记忆都没有保留。
风重楼见张易这副模样,还不死心,问道:“我不信!你不可能连东山文会都不知,除非你不是长弓人氏。”
“东山文会?风兄,来听听。”张易的确不知风重楼所言何物,但这东山文会听起来着实有趣。
“……你可真是怪胎。乡试之前,我几乎不曾听过你有何名气,即便你是豪门嫡系。可你连东山文会和谢姑娘都不知道,我着实有些吃惊。”
风重楼做出服气的模样,开始解释东山文会的事情。
文会,顾名思义,就是文人聚会谈风赏月,做些诗词歌赋博取名声的产物。
一场大型文会,要是哪位才子做出好诗,顿时才名满天下,众人皆知。故而大周皇朝多兴文会,鼓励读书郎莫要读死书,得多跟其他书城交流交流。
这东山文会,在白马郡也是数一数二的文会。几乎每季举行一次,若是有什么大事,风重楼和乔居正才子之名,就是前年在东山文会上,两人尚未及冠却做出不错的邀月诗,开启心房。
至于那名谢姑娘,就是文会的发起人谢雨。
斜雨街原本名为望春街,自从这名谢姑娘十年前到了这里,这条街就改了名字,东山文会也是那时开始名扬白马郡。
“如此来,这谢姑娘颇有文名咯。”张易听完,对这位谢姑娘极为好奇。
男尊女卑,自古有之。女子读书,即便在十万年后的大周皇朝,也不可能实现。不过,读书修行不一定要依靠科举,所以有的女子也能修行到不错的境界。
“那是自然,这位谢姑娘不但诗酒剑射样样卓绝,在琴棋书画上也极其厉害。家父曾,若是女子能科举,这位谢姑娘不定是大周皇朝第一个女状元呢。”
风重楼出身名门,他口中的家父自然是风府家主。
名门之主,自然不可能口出狂言,这位谢姑娘定然有真才实学。
张易对这样的女子极为好奇,因为女子读书,也是夫子当年的愿望之一。
师尊有事,弟子服其劳。
夫子号称文圣,在大夏皇朝数百亿人心中比天子地位还高。夫子为了争取男女平等,让女子也有书读,是加剧天罚的重要原因之一。
想到此处,张易好奇问道:“风兄,令尊对谢姑娘评价如此之高,而她八绝在身,莫非这位谢姑娘已经有了进士之能?”
风重楼连忙摇头:“那倒不是,谢姑娘修为精深,远超于我。但家父曾,她离进士还差了不少。”
读书人有八绝,琴棋书画诗酒剑射。
其中最为杰出者,名为进士八俊。千年里,只有那位诗酒剑出彩的探花郎李三思独占其三,这也是当年那位状元唯一被压制的地方。
这名谢姑娘在八绝上造诣出色,却没能成为进士。可风重楼之父却,只要开放女子科举,这位谢姑娘就能成为第一位女状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