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弘觉寺一案终于即将落下帷幕(1 / 2)

加入书签

冯诚等人也是脸色各异。

信国公汤和在武将当中可是一个奇葩和异类。

因为此人行事做事一板一眼,坚决按朱元璋的旨意执行。

哪怕他明知道旨意是错的,甚至会让很多人因此送命,但是他都会通融一二。

而且汤和还十分低调。

他低调到什么程度!?。

领兵在外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将今日的全部琐事通过密奏的方式上奏给朱元璋,让老朱随时掌握和了解他的行踪。

如果是回了应天府之后,就老老实实上朝,规规矩矩下朝。下朝之后就把大门一关,一家人就在府里过自己的小日子,从来不会理会外面的是是非非。

所以不仅仅是汤和为人稳重低调,甚至他的家眷和子女都是如此。

那些在应天府飞鹰走犬的纨绔子弟从来和他汤家子侄尿不到一壶。

汤家的子侄也不会和这些纨绔们一起胡闹了。

所以信国公汤和,以及他的家眷子侄在应天府的存在感极低。

这也是汤和的为人处世的风格。

因为他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更了解和自己一起长大的朱元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秉性。

所以如果想要保全自己和家眷的话,只能一直秉承低调做人,低调做事的道理。

而汤和也是寥寥几个得以善终的洪武功臣之一。

当然了。

汤和在保全自己的时候,也做了很多恶心人的事情。

就比如说韩国公李善长在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想要建造府宅,让自己过得舒坦一些。

但是那时候李善长已经彻底失势了,所以就打算找统兵的汤和借三百士兵帮自己建房子。

汤和表面答应,转眼就去老朱那儿告状了。

然后李善长一家老小全都整整齐齐的去了菜市口挨了一刀。

诚然。

李善长有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老朱也早就有除掉李善长的心思。

所以汤和告状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但是他这种出卖老战友的行为,依然被世人所不齿。

所以汤老太君今天表现得这般克制,甚至小心谨慎,那也说得通了。

“不需要老太君做任何僭越之举,叶瑾小儿乃是朝廷命官,孙儿等人也不敢对他怎么样啊。他自有取死之道,竟然将齐王府内侍给枭首示众了。那些阉人可是皇室家奴,俗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呢,杀了一个阉人事小,但是皇室的脸面事大,所以陛下若是得知了此事,定然不会轻饶他…”冯诚笑着解释道。

汤老太君这才恍然大悟。

微微点头道,“这叶县尊确实胆大的很,刚才将那个小公公枭首示众的时候,可把老身都给吓坏了,而且他竟然连潭王殿下的面子都不给,直接把潭王殿下给气走了,陛下若是知道此事,定然不会轻饶于他。”

在得知叶瑾竟然和堂堂一介亲王发生正面冲突,冯诚和邓译等人心中更是敞亮了。

索性让随从从寺里搬来座椅板凳,就和汤老太君等人坐在一起看戏。

因为他们知道锦衣卫的耳目遍布京城内外,弘觉寺的发生的事情现在估计早就传入朱元璋的耳朵里了。

再加上潭王回宫哭诉、

估计等不到下半夜,一直嚣张跋扈的叶瑾小儿,就得去昭狱喝茶了。

至于能不能走出昭狱。

就看这小子的造化吧。

叶瑾自然不知道这些人吃瓜看戏的心理。

就算知道,估计他也不会太在意。

他现在拿着一叠口供,看得十分仔细。

弘觉寺的和尚犯下的罪责主要有两项,一项是草菅人命,将年迈的僧人活生生饿死做成”肉身佛”,另一项就是涉嫌谋逆了,竟然将朝廷钦定的逆贼蒲寿庚牌位堂而皇之的供奉在长生殿之中。

不管是哪一项,都足够将为首的和尚枭首示众,其他小喽啰流放充军了。

正因如此,所以这些和尚都十分配合。

几乎是知无不答。

所以短短半炷香的时间,就有好几个和尚招供了,将自己知道的所有内幕全都交代了一遍。

半炷香之后,弘觉寺的山门再一次被打开了。

孙司吏和陈洲坐满一地,愁容满面的和尚们都傻眼了。

自家大人今日的这场大戏,好像玩得有些大啊。

叶瑾倒是浑然不觉。

见到孙司吏和陈洲等人到了,赶紧朝对方招手道,“你们为何来的这般慢啊,快过来…”

孙司吏和陈洲对视了一眼,赶紧带着人走到了叶瑾的跟前。

叶瑾也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弘觉寺一案已经初步查清楚事情的原委了,刑房负责所有和尚的口供,一定要做到事无巨细,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孙司吏赶紧拱手道,“小人领命。”

“户房清点寺内所有财产,不管是地契、房契、还是金银珠宝,全都清点一遍,一个铜板都不能出错,知道吗?!这些财产可能是赃款,需要带回衙门仔细查验,所以清点一批,就装车一批,让人连夜押回上元县,本官会让差役一起押送,若是有人胆敢阻拦,以山匪路霸论处,格杀勿论…”叶瑾又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