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1 / 2)

加入书签

要粮,只有要粮一个意思,其他意思没有,只有有了粮食,那位大人才会想着在军功簿上添一笔。当然了有了粮草的补充,他一个小小的校尉才有机会沾上后勤补给的战功。至于说临阵之功,别想了,人家二品文官是可以直面圣上的,阁老们都拦不住的主,抢人家战功,嫌自己死的太慢了才对。

宁武军的军粮除了自己吃的,几乎在一天之内就组织了一支一千人的队伍负责运送押运,以及支援前线。听说外围还有不少的鞑靼人没杀完,为了战功,除了一千老弱守卫,剩下那一千嗷嗷叫的战兵们都急眼了。

大宋是个奇葩的国家,军汉们唯一的发财方法就两种,一种抢劫,一种军功,抢劫的话,抢敌人的,军法官不管不问,可是他们面对的敌人,除了有点牛羊,其他,屁都没有。另一种当然是军功了,军功这东西要看人头的,普通牧民中的老弱妇孺的人头被军法官查出来,那可是以良冒匪的重罪,挨军法棍都是好的,一般情况下直接就砍头了。

这几千颗脑袋,一看就全是壮汉的脑袋,不用细查都知道,肯定是鞑靼人的牧兵。

如此军功,搁谁身上都眼馋啊。一颗脑袋就算再不值钱,大宋已经好长时间没捷报的今天,咋么也值五两雪花银啊。五两银子看似不多,可是他们这些军汉们一年也别想攒出五两银子啊。

虽然说他们几乎每月都有近一贯钱的收入,可是这一贯钱发不足的,伙食要扣一百文,每年的衣甲兵器又是近五百文,平摊到每个月也要四五十文之多。其他的一些养家费用,每个月下来,跟现代的月光族没啥区别。

除了一些抠门的单身汉还能攒下几百文钱,其他的,苦啊。可是现在呢?有了赚取军功的机会了。别的不说,三五颗人头往上一交,普通军卒直接就能提伍长,伍长提什长,提官了,银子当然也多了。

一千精锐,或许没有吴蒙手下的那群彪悍之士强,但是在常年战乱的边关地区,镇军精锐也不是说说玩的,拉出去碾压对面两三千鞑靼人跟玩一样。

反倒是越过边关几个军镇之后,内里的大州城中,守城的官兵们都弱的跟鸡似的,别说打仗了,让他们守城都够呛,以前一旦有大规模的打草谷的鞑靼人大部队冲进了平原地区,那么他们这些守城的总是死伤最重的那群人。

反而常年在边镇上打滚的那些镇军们,哪怕面对十倍之敌,伤亡能过百的战斗都及其罕见。

支援是全方面的,赵羽的大印好用的很,根本就不用虎符军令,一纸文书就能将宁武军镇差点搬空。

随着一千军卒陆续押送着粮草入城,阳方镇的军卒们底气才足了起来。以前他们虽然跟着那群流民牧民组成的部队共同作战,可是谁也都是提防着呢,就怕那些人闹个哗变啥的。现在多了一千人进驻,别说两三千人了,就是再来四五千人也不敢闹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