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张让,这事,尔等也可听听。(1 / 2)

加入书签

“在下卢植,听闻太平道人大多蛊惑人心之术,建议壮士还是不去为妙。”卢植说完,施礼一番,便向前路走去。

蔡李项看着卢植的背影,心想,此人果然如史书记载一般儒雅的固执派。不过东汉末年本就是垮于昏暗的朝廷和世家士族,皇室的昏庸无道,世家贵族的穷奢极恶,底层民众的颠沛流离就是东汉世界最大三个写照,至于什么历史名将、三国人物,其实也都是站在这三者基础之上的遮羞布。

蔡李项一路打听一路来到巨鹿郡时,此时的巨鹿郡并没有张角以及太平道的身影,反而是有民众携带着包裹拖家带口的向着咸阳方向举家搬迁,蔡李项拦下一位老人家,问道,

“老人家,我观这巨鹿郡也未曾遭受什么大灾大旱,为何要背井离乡举家搬迁啊?”蔡李项好奇的向老人家请教着。

“这位少年郎,听闻新城新立,有房住、有田耕、不苛政、不扰民,还给孩子有书读,还给民众能看病,为了自家的孩子,就是拼上这把老骨头,我也要举家搬迁过去啊。”老人家感慨的说着。

“有房住、有田耕、不苛政、不扰民,还能读书、能治病?老人家你这消息准不准啊,别千里迢迢的过去,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啊?”蔡李项继续追问着,毕竟印象里,东汉末年开始民众的生活连动物都不如。

“怎么会错呢,那个新城的新城主可是太平道人张天师,还有张天师的两个兄弟,原本我也不信,但是前段同村的狗子跑回来接他娘过去,我们抓着他问了好久,要知道那狗子以前可是瘸腿,现在就像正常一般无二。”老人家回答完蔡李项继续带着家人向前行进,同行的民众没有百户也有大几十户。

蔡李项站在原地,此时的东汉历史,自己熟记于心啊,太平道人张角领着三兄弟,以巨鹿郡为中心,发展36方黄巾舵主,最终推动一场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虽然初衷不错,可是后面黄巾起义由于膨胀导致人员混杂,也是黄巾起义最终被灭亡的原因之一,可现在呢?已经在新城占城?已经有了地基?还能够让民众稳定的有房住,能耕田,没有苛政,还不扰民,还为民众提供学习环境,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这是自己的父母也在这个世界吗?

带着这些想法,蔡李项也跟随着搬迁的民众们,踏上前往新城的路途,路途上总有东汉的官兵三三两两的拦路,民众们总是三三两两凑钱买路,可蔡李项并不惯着,古剑也就随之腾空,开始护卫着一路前行的各类搬迁民众。这可是东汉末年,民众们可能见过全副盔甲超越常人的厉害武将,可从未见过能够御剑杀人的奇人异士。不过民众们还是纷纷拿来食物和水,以自己的方式向蔡李项表达着感谢。

经过洛阳的时候,蔡李项突然好奇东汉朝廷究竟是什么模样,便告别人群独自进入洛阳城,此时的洛阳城应该还是汉灵帝刘宏在位,也是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早年间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史书上评价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

刘宏最大的助力就是广泛给蓝星后世诟病的“党锢之祸”和“十常侍”,对于党锢之祸,蔡李项的观点是,这件事原本就有好的一面,至少惩治了不少世家大族,削弱门阀的势力,巩固皇权,而十常侍之乱本身就像明朝的东西两厂一样,史书上如何记录都是后人书写的,更多的还是没有皇权的默许,这十二名宦官本身就是鸡肋。

蔡李项在洛阳城里四处闲逛着,此时的洛阳城还没有经历董卓乱政,更没有经历黄巾之乱,基本的民生还是符合休养生息的,游荡中的蔡李项从城东逛到城西,再由城南逛到城北,在一片宫殿前一队铠甲士兵被拦下来,

“大胆刁民,此乃宫殿重地,速速退离,否则将会将你押送至洛阳令处。”为首的武将冲着蔡李项喝叫着。

“哦?押送?洛阳令?”蔡李项微笑着看着武将和这群士兵。

武将见蔡李项并未快速离开,便吩咐随行的士兵向蔡李项冲来,可是没冲几步,蔡李项的手臂上便有一把古剑飞起,将众人震慑在当场,武将和士兵瞬间吓得跪倒在地,

“仙,仙,仙师饶命,是我等有眼不识仙师,是我等有眼不识仙师,还望仙师饶命!”武将以及众士兵纷纷求饶着。

“仙师?”蔡李项看着众人,想着野史上记载的刘辩和刘协,心头升起一个主意,缓缓的说道,

“带我去见东汉天子刘宏吧,你安排一人先去禀报,剩下的人来带路。”蔡李项吩咐着。

武将不敢多问,毕竟前段时间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董卓可是惨死在会飞的古剑上,所以朝廷上大多数官员也是敢怒不敢言,谁又知道这会飞的古剑下一秒会不会取下自己的头颅呢。武将和士兵们老老实实的在前面带路,沿途有一个少年武将穿着铠甲,提着五色木棍带着一群少年郎从远处赶来,冲着蔡李项吼道,

“何方人士?可识得洛阳北部尉曹孟德手中的五色大棒,有犯禁者,皆棒杀之!”曹孟德急切的说着,所带着的少年郎也纷纷将蔡李项围起来。

“曹孟德?曹操?有意思!”蔡李项打量着曹操,空中的古剑已经瞬间将曹操等人手中的五色木棍削为一堆三寸长的小木块。蔡李项看着目瞪口呆的曹操,调侃式的说,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你若不想死,也在前面带路吧!”蔡李项坚定的目光看着曹操,蔡李项的内心对曹操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毕竟曹操不算虚伪之人,一生之中先想扶汉,扶汉无望,又想改变大汉,最后临死也没有称帝,还是死后被儿子曹丕封的帝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