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广三征高丽的原因(1 / 1)
隋文帝杨坚依靠关陇贵族夺取了北周的江山,给与了关陇贵族很大的权力,但也想对其有所限制,开皇六年,隋文帝杨坚废除自北魏以来的家兵制,命各大门阀的数万家兵都改回本姓,家兵制便渐渐消失,但旧习难改,关陇贵族中又兴盛起了认假子,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蓄养为家丁,成为了从前家兵制的一种变形,只不过数量不多,也不像家兵那样用兵甲武装,杨坚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没有管这件事。但这些假子并不是被门阀们收养在府中,很多都已经深入军队,控制住军权,这就是关陇贵族的根基,想动他们很难,杨坚也奈何不得。
相对于关陇贵族在隋王朝的鼎盛,山东士族在中央朝廷的势力却相对辏弱,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方面是隋王朝轻视儒学,废除山东士族赖以生存的九品中正制度,使山东士族普遍心怀不满,大都专注教育而不愿从政。
另一步面,发生在数十年前的河阴之变,尔朱荣将北魏朝廷中的山东士族屠杀殆尽,使山东士族各大名望世家都遭受重创,数十年都未能恢复元气。
但最关键的原因却是隋王朝是北周的延续,由宇文泰的关陇势力建立,而山东士族主要效力于高欢的北齐,杨坚得位不正,他需要关陇贵族的支持,因此中央朝廷中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来自于关陇势力,尤其军队几乎都被关陇势力所控制。
皇帝杨坚的不信任,关陇贵族的排挤,几乎使山东士族在朝廷中无立锥之地,只能通过九品中正的延续,广泛分方官府中。尽管杨广即位后大力扶持山东士族对抗关陇贵族,不惜让内阁宰相出现了两个闻喜裴氏,但杨广登基毕竟只有数年,山东士族在朝中的势力还是很微弱,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博陵崔氏,基本上都没有出任朝廷高官。
历史上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间接导致的隋王朝的灭亡。先前隋炀帝杨广打突厥、打吐谷浑,都打得很漂亮,但打一个小国高句丽却连连失败。打强大的突厥、吐谷浑都没有用倾国之兵,一个人口数百万,兵力十余万的高句丽,用得着动用军队一百二十万,几乎就是倾国之兵,还有无数的后勤民夫,这需要多少粮食与财力?
一征高句丽,山东已经有人造反,或许这时可以说,是杨广没有把这些小人物造反放在心上。
可二征高句丽,杨玄感造反,跟着他造反的重臣高官不计其数,甚至皇族也参与了,整个统治阶层的基础开始动摇,全国造反之火越演越烈,突厥数十万大军屯于边境,虎视眈眈,隋朝面临非常严重的内忧外困。
可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重局势下,杨广居然还要三征高句丽,为一个根本谈不上隋王朝核心利益的东北小国,不惜毁掉自己父亲创建的帝国,他是愚蠢吗?
以杨广的雄才大略,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而且隋军在征高句丽之前百战百胜,亲征灭掉吐谷浑,也几乎将突厥打得灭亡,可征高句丽,死伤了上百万军队,最后却连一个小国的根基都未伤到,是杨广不懂军事吗?平南之战是他指挥,开皇二十年的突厥之战是他指挥,灭掉吐谷浑都是他指挥,他怎么可能不懂军事?!
说得底,杨广想把关陇贵族控制的整个北方的军队全部葬送,然后调南方之军北上,将关陇贵族势力彻底打残,另外也能拖死高句丽,把两个威胁都解除。事实证明,杨广通过三征高句丽,极大的削弱了关陇贵族与士族的力量,可以看看隋唐演变中,没有一个领袖是原有的世家大族,李唐夺位后欲与五姓联姻,数次不成就可以看出,李唐根本就算不上大族。也因此才能逃过三征高句丽的磨盘。
杨广为什么那么急切的要打击关陇贵族?看一下当时杨广面对的局面就知道,外有关陇贵族把持朝政,内部宗室孤弱,杨广子嗣单薄,三个儿子,大儿子杨昭早死、二儿子杨暕不争气、三儿子杨杲年幼,孙子都一样年幼,他是怕子孙年幼懦弱,镇不住关陇贵族,隋朝最后被关陇贵族们所篡。所以他才急于在自己手中彻底废掉关陇贵族,他就是在用高句丽之战进行一次豪赌,用大隋帝国做赌注,将大隋最大的威胁,关陇贵族彻底铲除,抽去他们的脊梁,将他们改变为关陇士族,和山东士族及南方士族对抗,这样,大隋的三大利益集团便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大隋王朝才能长治久安。
所以他一方面在严打关陇贵族,另一面却又在启用关陇贵族,打击他们中的强势者和桀骜不驯者,诸如元氏之流,同时重用他们中的温良派和弱势者,比如李渊就是。
但这场打击关陇贵族的惊天豪赌,最后杨广还是输了,而他一手提拔的表面温和懦弱的李渊,也是关陇贵族之一的李渊,在关陇势力的支持下,起兵占据关中,关陇历来就是隋军的主要兵源地,本身府兵强大,加上高丽之战和扬州之乱,大量士兵逃回关陇,使唐军拥有极为优良的兵源。
更重要关陇贵族拥有大量钱粮积蓄,天下财富十分,五分在关陇,正是有他们的全力支持,唐军才钱粮充足,将士效命。人、财、物加上民心所向,这才是历史上唐军能够迅速击败各路势力的根本原因,而绝非是李世民个人的英雄才能。
而历史上江都的骁果军之所以发生哗变,实际上就是因为李渊答应突厥,关中子女皆归突厥,所以李渊占领关中的消息传到江都后,引发了骁果军恐慌大逃亡,最终被关陇贵族子弟利用,发生了哗变。关陇贵族在最后还是赢得了这次惊天豪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