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回 两虎相争各不让 战阵之上无阴招 下(1 / 1)

加入书签

五六十合一过,李进与典韦的对战进入了高潮,两人的实力到此已是展现无疑,看得联军之一众战将都是暗自叹服,恶来之勇名不虚传那李进亦是武艺绝顶!便是关羽张飞二人亦在其列,尤其是后者,典韦出战之前那是打着为同袍报仇的旗号的,在翼德眼这同袍二字当然包括自己。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离着这一对最近的便是肖毅吕布二人,恒之在一旁观战是越来越为入神,而吕奉先的全副心思落在了肖毅身,心还在不断天人交战,自己到底该不该出手了?这种机会可是极为难得,倘若似李进典韦一般相斗胜负很难预料!此乃战阵,肖恒之更是三番两次辱我,又何必拘泥手段?只要能击杀或是击败此人,那么自己河南一败的心结必然能够解开。

有了这样的想法吕布是越来越倾向于抓住机会加以偷袭了,不过他还需要更加仔细的观察,要确保不出则已一出必。正常情况下似肖毅这般高手是绝不会分心的,但是典韦却有这个可能,在定边军的经历让吕布很是清楚肖毅与恶来之间的轻易,而如此场面是可一而不可再的。

在吕布凝神关注肖毅之时,典韦与李进兵刃光芒之已然带了血雾,长时间的拼斗打出真火的二人双双带,若是对手换了别人他们都会憋住这口鲜血,但势均力敌之下任何一点微小的错失足以致命。

看见这一幕肖毅的身躯微微一动,手的紫金双刃亦是稍稍下垂,显然是对战局更加关注,吕布见状是双眼一亮!眼前肖毅的持斧方式是攻守两不利,他的注意力已被战局吸引过去才有这样的放松,最好的时机终于出现在眼前了!方才已经立定心思的吕布是肯定不会放过的。

赤兔马瞬间一个闪电般的前冲,方天画戟犹如一条毒蛇刺向肖毅的腰间,这一戟吕布力求快捷隐蔽出击的轨迹亦是十分的刁钻……

见吕布如此联军阵前立刻响起一片惊呼之声,面则是神色各异,有惊讶,有鄙夷,有愤怒,但更多的还是为肖将军担心,那边朱宝则已然破口大骂了。不过其余定边军士卒却还较沉静,倒不是他们不关心将军,而是过往种种士卒们对肖毅的信心已经近乎盲目,将军能够对付一切的情况!尤其是在斗将之,这世无人能伤将军分毫。

而似张合徐晃夏侯兄弟包括关羽张飞这样的强者亦是目带关切,孙策都差点尖叫出声,但此时谁也帮不了肖毅,唯有靠他自己!

方天画戟刺出之后吕布的心情更加兴奋起来,再往前递一尺肖毅如何也反应不过来,算这一戟伤不了对方,可先手在握他会在此战之占据极为有利的位置,越是水平接近的顶尖高手较量,先手便越为重要,真的是可以决定成败,一次吕布是因为先手尽失而败的。

不过这一次总算是形势倒转了,方天画戟继续挺进,一抹冷笑开始出现在吕布的嘴角,肖恒之,当日河南一战之耻今日便要双倍返还。击败肖毅他还能看机会和李进联手再伤典韦,一举击溃汉军两大猛将。

可是再下一刻吕奉先面刚刚泛起的笑容凝固了,看去别扭的姿势可肖毅的出斧竟然自己的画戟还要快捷,紫金双刃走出一条诡异的轨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砍在了方天画戟之,纵使以吕布的反应和控制都没有躲开肖毅的这一击!紫金双刃蕴含的强大力道荡开了方天画戟,接下来恒之的攻势变犹如长江大河一般卷向吕布,先手陡然倒转。

说时迟那时快,联军士卒刚刚惊呼到一半便是戛然而止,随即便是一片欢呼,因为现在是个人能看出肖将军在压着吕布打,果然不愧是百战百胜的名将,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克敌制胜之法!眼前更多的注意还是被吸引到了肖毅和吕布这一对的身,此也正是恒之在军威望的体现。

此刻心情最为郁闷的那定要属被肖毅一轮急攻杀得只有招架之功的吕布,在肖毅紫金双刃斩来的一瞬间他的第一个反应便是自己又当了,之前的一切都是对方故意布置出来引诱他出手的,看似专注于典韦和李进之战其实他的注意力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至于那神来一笔似的一斧更是其早有准备的招,正是这一招让他尽失先手处于下风。

那种姿势迅捷出斧虽然极难,可若是正面交手吕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从容应对,但在他偷袭出戟之时那一招恰恰成了他的克星,让之防不胜防!吕布恨肖毅阴他,更恨自己防备不足,明知对方狡猾偏偏还要当。这情绪一旦产生便极难控制,亦是让吕布的发挥出现了一些波动……

“吕奉先,果然是卑鄙小人,居然偷袭……”手的紫金双刃挥舞不停,肖毅还不忘说两句垃圾话,现在他的优势极为明显,以言语刺激对方亦可从容为之,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打击对手的机会。

可以说从救援孙策的那一声“放箭”开始,肖毅便已经开始给吕布挖坑了,最后是大坑套小坑,小坑套老坑,坑里都是水,水里全是钉,下去没影!硬生生的将无双虎将吕奉先一步步的套了进去……那一式斧法被肖毅名为黄河十八弯,是在各种姿势下最快速度的出斧,刚才的模式等若恒之摆好了架势等待,吕布却是仓促出手还没用全力,因为他要追求隐蔽,速度,以及角度,结果全部为人所算岂不高下立现?

对战吕布,肖毅分析自己最大的优势在心理,那么他要将这个优势运用到极处,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成功的,方才看似没有出手,但那一场心战亦是极为精彩!甚至已经决定了这场大战的成败!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