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金融垃圾山(1 / 2)
对于地产金融的迷之自信,导致简称为cdS的互换协议的玩意儿,正悄悄在金融市场上潜伏积累,不断放大着地产行业的规模和风险。
这种放大效果的表现,就是地产政权市场规模如果是1,地产次贷组合产品cdo就能把规模放大到10,打包再打包的cdo2和打包后相互嵌套的合成cdo,能把规模放大到100。
cdS互换协议则是变相的对赌协议,把规模和风险放大到了1000。
放大、放大、再放大、再再放大。
市场规模不断放大,利润放大,风险和破坏性也跟着几何倍放大。
2万亿规模的地产债券,至少有20万亿规模的金融衍生产品。
名为cdS的违约互换协议的真实规模,更是没人能说得清有多少。
华尔街,就是那么一个神奇的地方,金融魔术家们,总能无中生有变出钱来,然后就是钱生钱,钱变钱,华丽得一批。
刚刚进入玩家俱乐部的杰米,简直看花了眼,魔法一般的金融工具遍地都是,而杰米也很快发现了一根有趣的“魔术棒”。
针对不沉的航母,居然有人在赌航母即将沉没,在变相做空地产业。
出于好奇,杰米开始认真研究了并不熟悉的地产行业数据。
研究了20多个地产类cdo项目的打包房贷资料文件,在阅读了上万页的资料和统计了天量数据后,杰米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那就是地产行业的确存在巨大的泡沫。
根据数学模型推演,地产证券和股票很快就会迎来去泡沫化的大幅度调整。
在复杂的计算过后,杰米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自己签下总价10E的2b级cdo违约互换协议。
那在未来2年内,他在次贷市场上,将收获470%的利润。
深思熟虑之下,杰米找银行签下了面值10E美元的违约互换协议,持有保费每年8kw美元,可以按天付费……
因此从2007年到2008年,杰米一直关注着地产波动调整的出现。
可事实就是,在后来长达2个年的时间里,期盼已久的地产泡沫破裂现象,却一直没有出现。
地产类股票、债券价格节节攀升,各种衍生产品的回报率不断推高。
杰米名下的盖勒姆基金为此损失惨重,支付了超过1.6E美金的协议持有保费。
为了这次豪赌,盖勒姆基金的净值亏损规模,已经超过20%。
提出撤资申请的投资人开始出现……
杰米一直笃信数字给予他的灵感,打算做空地产证券获利,因此进行了豪赌。
但诡异的市场,持续了数年,越吹越大的可怕泡沫,让他不得不怀疑,甚至有了一种大胆的猜测。
那就是整个金融业,都在围绕着地产业,进行着一场史诗级的系统性欺诈。
金融链条上的每个人,都在不自觉的,为了地产的虚假繁荣,做出了毫不理智的担保。
杰米的怀疑,随着一个人的出现达到了高峰。
那是一个自称“秦重”的神秘人,就在一周前打通了杰米的电话。
秦有着机械一般冷静的声音,声称自己因为没有银行ISdA协议交易权限的关系,愿意出价1.2E美金,接盘杰米手中持有的摩根士丹利信用互换协议。
秦的出现,时机很巧妙,恰好是基金亏损逼近25%的临界点,甚至卡在了协议保费即将到期,需要开始缴纳第三年保费的节点上。
杰米为此犹豫过,对方的出价可以说十分慷慨。
毕竟在亏损情况下,大额金融产品的换手折价率往往能让人哭出来。
遇到一个愿意高价收购对赌协议的家伙,人傻钱多到了这个份上,的确很难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