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左右逢源(1 / 2)
徐仲礼在回到丹凤城后,本也打算抽出时间主动给安和县令郑俨递请柬的。
不过就在那几日,徐长亭在他的书房里与他谈心,说是打算在半龙村建一个书院,还要建一个酒坊的计划时,徐仲礼便不动声色的把给郑俨递请柬这件事情给按了下来。
徐仲礼没有想过徐长亭要在半龙村建书院与酒坊是不是胡闹。
毕竟,在西宁的时候,他就已经知晓一些徐长亭喜欢瞎鼓捣的事情。
不管当初徐长亭在西宁究竟鼓捣过什么,是否鼓捣成功了,最后又是什么样的结果。
在徐仲礼看来,自己唯一的儿子只要愿意折腾,那就是好事儿。
何况不管是书院还是酒坊,不管怎么说都是正事儿,总比一天到晚游手好闲、偷鸡摸狗的要强一些。
再者有他这个老爹在背后为他撑腰护航,那么只要他愿意,只要不伤天害理、不欺压庄户,徐仲礼就都愿意支持他。
对于安和县令郑俨,徐仲礼也从其他同僚口中旁敲侧击的了解过一些,知道此人颇为贪财,且交友甚广。
到时候自己主动递请柬以及有求于他时,恐怕很难不在郑俨面前处于被动的局面。
加上他也知道如今朝廷正处于一种变革的微妙之际,礼部侍郎的身份或许不会让人重视,但国子监祭酒的身份,则就显得意味深长、让人不得不重视他徐仲礼是否皇恩浩荡了。
郑俨的主动相邀自然就落在了徐仲礼的预料之中,甚至就连两人相见的情形,是否会有人陪同,徐仲礼都一点儿没有猜错。
尤为重视自己无形中立下规矩的郑俨,一杯水酒一饮而尽,哈着酒气摇着头,心里头则是仿佛有开水在翻滚。
客套的寒暄已经说完,接下来就该说点儿实际的东西了,但这些话该如何对徐仲礼说出口,而且又能够止损自己主动破坏自己的规矩后,还不在徐仲礼面前处于被动,维持着他安和县令的高姿态,这就让郑俨很是纠结了。
徐仲礼显然要比郑俨更能够沉的住气,即便是他也知道,一会儿肯定要跟郑俨提及半龙村的事情,但此刻的徐仲礼,依然还是一副不动如山的姿态。
徐长亭已经去了半龙村,以这小子的性格,恐怕等麦收后,他就会动手建书院跟酒坊了。
而半龙村他看上的那百亩荒芜之地,自己当初可是在徐长亭面前打了包票的。
“对了、徐兄,郑某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想要请教徐兄为郑某解惑。”几番犹豫跟纠结后,郑俨率先有些坐不住了。
徐仲礼的城府显然是超乎了他的想象,这也让他内心不免感到钦佩:难怪一介寒门能够爬到今日这般高位,就这份城府自己就自愧不如啊,且得在官场上继续学啊。
“哦?郑兄请说,徐某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徐仲礼放下酒杯,坦诚笑道。
“敢问徐兄,眼下这……朝廷继续推行之考课法,对于举荐品评可有何说辞跟定论否?”郑俨斟酌着言谈话语,尽量不让自己的目的轻易被徐仲礼一眼看穿。
徐仲礼微微沉吟了下,微笑着问道:“请问郑兄如今可否听过这些坊间传言: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听倒是听说过,但这些不过是坊间传言,就像那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不过都是人云亦云……。”郑俨斟字酌句道。
“不管是不是坊间传言、是否可信,但如今这些话都在皇上的……。”徐仲礼手指点了点桌面,道:“皇上可是天天看的见啊。”
“难道国子监举荐定品也不行?”郑俨像是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当然,更是觉得好像自己的一条财路要被朝廷掐断了。
“国子监举荐、定品……行、但也不行。”徐仲礼摇着头,微微叹口气,道:“不瞒郑兄,国子监可谓是人微言轻,凡事还需要经吏部核准才算。吏部左侍郎李冲……郑兄想必应该不陌生吧?”
“实话实说,郑某还真不熟。”郑俨摇着头如实道。
别看礼部、吏部好像相差不大,但明显吏部的官员要比其他官员,不管是在人前还是人后都要显贵很多。
就像郑俨这个县令,若是在其他地方,那就只是个县令,但在丹凤城,这个县令就是比其他地方的县令要显贵很多。
徐仲礼恍然,哦了一声道:“哦,差些忘了,李冲李大人的公田授在了清平县,难怪郑兄与李冲不熟了。”
徐仲礼如此一说,郑俨的神情顿时间是显得有些不自然,总感觉徐仲礼这番话是在含沙射影:自己定下的不主动拜见其他官员的规矩。
“郑兄问这些,可是……为朝廷找到了栋梁之才?”徐仲礼在郑俨下意识的低头掩饰时,很巧妙的把刚刚的含沙射影掩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