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西游丝绸路(1 / 2)

加入书签

自汉武帝命张謇奉命出使西域,西域三十六国和丝绸之路便确定了下来。

其中的三十六国分别是乌孙、龟兹、焉耆、若羌、楼兰、且末、小宛、戎卢、高昌、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车、疏勒、尉头、温宿、尉犁、姑墨、卑陆、乌贪訾、卑陆后国、单桓、蒲类蒲类后国、西且弥、劫国、狐胡、山国、车师国、师车尉都国、车师后城国,这些国家很多人都不明所以,但如果说出它们的俗称大家就感觉耳熟能详,因为在西游记的客串名单中,他们每个国家的国王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驼国,比丘国,灭法国,这些都是吴承恩根据古代西域诸国名称杜撰出的俗名,可是却被后人所熟知。

伊吾国是唐朝如今边境最近的一座城国,全国上下只有三座城池,人口只有区区数万,但是它有一个算是西域国中较为强大的邻居:高昌。

玄奘本来是不打算在伊吾久留,只想盖过通关文牒便西行上路,但是进了城才发现自己赶的实在是巧,恰逢高昌国的使节拜访伊吾,高昌使节一听是唐国圣僧,立马便欣喜若狂,高昌仰慕大唐文化已久,国王更是一位佛教信徒,所以在和伊吾国王的会面上,高昌使臣隆重的提出了邀请,请求大唐圣僧能去高昌讲坛论佛。

高昌国离伊吾不远,但正是由于太近,所以玄奘完全可以绕过高昌进入西域之路,不过现如今别人盛情邀请也实难相拒。所以玄奘婉言答应做一个为期两天的讲佛大会。

高昌国是个和平美好的西域小国,下辖二十一城,以都城高昌为国名。

所谓,“厥土良沃,谷麦岁再熟。有葡萄酒,宜五果。有草命白碟,国人采其花,织以为布。有文字,知书记。”

高昌国从隋朝起,便仰慕中原文化。与隋朝的关系十分密切,汉化程度也深。高昌王姓鞠,名博雅,听起来像典型的汉姓、汉名。隋炀帝曾封他为东师太守,义国公。李渊登基之后。鞠博雅于武德二年七月,主动向唐朝遣使入贡,表示臣服。

翌日,玄奘一众人便跟着浩浩荡荡的高昌使臣朝高昌城进发,和伊吾的破败矮墙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昌城的城墙果然体现了一个西域大国的风范,黄石砖垒筑,足足有四米高。虽然依旧无法和长安的城墙相比,不过在这西域荒凉之地,能有如此规模。也是十分罕见。

进了高昌城,其中的经济更是繁荣,因为是最为靠近大唐的西域之城,所以高昌在地理位置上占尽了优势,‘要想富,先修路’优良的地里交通环境是富庶的必要条件。现在高昌的位置正是这样,所以也极大的促进了高昌的经济繁荣。

直到进入高昌皇宫的大殿。玄奘这才见到了高昌国王,鞠博雅。

鞠博雅的年纪不大。只有三十多岁,可是留着满满的胡子,看起来像是有四五十岁的样子。

只见他身穿黄色卷袍服饰,双眼颇感兴趣的盯着玄奘道:“这位就是大唐圣僧?”

和大唐相比,这所宫殿无论从装饰上还是气质上都相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玄奘也是丝毫不慌,行了一个佛礼道:“贫僧乃是从东土大唐而来的求佛者,圣僧之名不敢当。”

“哈哈,圣僧不必谦虚,您能代表唐国出使西域,这说明您在唐国的地位就是数一数二,我们这些小国尊称您一声圣僧也是应该的。”不得不说高昌的汉化程度真是非常高,连国王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原话。

“阿弥陀佛,陛下过赞了。”玄奘微笑道。

鞠博雅又是饶有兴趣的看了几眼玄奘,越看心中越欢喜,他自己也是一名佛教信徒,所以对玄奘有着超乎寻常的仰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