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造船(2 / 2)

加入书签

这时候的刘立伟,还不知道公司到底要用什么新技术建造船只,但看到这些规定,就感觉亚历山大。

对杨恒之的话,刘立伟苦笑不已的说道:“杨总,这几天我连厂子都没离开,天天盯着。”

说到这,刘立伟半抱怨半试探的说道:“杨总,这次公司的规定怎么这么严格?下面还真不适应。”对此,杨恒之半是警告半是提醒的说道:“刘总,公司自有公司的理由,若是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向上面提,这也是这次建造船只过程中的任务之一。

“但,绝不允许把制度流于形式。”

一天的时间下来,杨恒之就没离开造船厂,而杨恒之的态度,也让刘立伟知道公司确实非常重视。

在杨恒之来的第二天,从集团那里就来了一批技术人员。

这些人员都是公司技术部门的。

而这批人的到来,才让刘立伟知道什么叫严格。

这些人来了一上午,从人员管理到物资管理,提了一大堆问题,不但让刘立伟感觉棘手,就连下面的员工也有意见。

毕竟原先都是干粗活的大老爷们,突然要这么精细的干活,自然不是一时半会能适应的。

发生这种事情,自然有员工向上反应。

不过对于这些问题,集团的反应也很果断。

“集团派驻有关人员进驻鱼鹰造船厂,对船厂工作进行指导。”

收到消息的刘立伟不等集团的人下来,就立刻把一号船坞所有人员叫到一起,召开员工大会。

“同志们,我们一号船坞承担着集团公司最光荣的任务,必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刘立伟是老油条了,看到集团公司的反应就知道大事不好。

人员的进驻意味着什么他太清楚了,这意味着要是还没有做好相关工作,他刘立伟就可以考虑挪位子了。

这也是刘立伟反应激烈的原因。

而在刘立伟这边着急忙慌准备的时候,林晓波那边又来了老朋友。

“林总哟,你们又要出什么大新闻啊。”

和林晓波这么说的,自然就是陈洁亮了。

对此,林晓波有点摸不着头脑:“陈总,我们能有什么大新闻?”

陈洁亮看到林晓波的样子,提醒道:“你们不是要发展船舶业吗?”

“哦,你说那事啊。”林晓波恍然大悟。不过林晓波立刻开始唉声叹气道:“陈总,你是不知道,自从去年我们被制裁后,我们在波姆联邦的船只就开不出来了,现在我们又在扩展特罗洲的商业渠道,我

们的东西可真的是需要船运过去啊。”

随后林晓波又解释道:“包括我们现在研制的超音速货机,都是为了解决货物运输问题啊。”“唉,陈总,通过这次制裁,我们也看到了我们的弱点,比如我们的经营范围太窄,这次我们可是受到教训了,所以我们准备扩展新业务,比如造船啊、造车、造

飞机啊什么的。”

听到林晓波的话,陈洁亮只觉得心塞塞。

要是别的公司也就罢了,陈洁亮听了之后会对其发展表示鼓励,预祝他们成功。

但放到蓝海集团身上,陈洁亮就唯恐自己一不注意,蓝海集团再弄一个类似超音速货机的大惊喜来了。

陈洁亮笑着问道:“林总,你别诳我,你就说你们造船又要用什么新技术吧,也好让国内做好准备。”

对此林晓波说道:“不要大惊小怪,我们这次主要是验证电推动无人驾驶货轮技术。”

陈洁亮听了之后,立刻表示道:“我对这也不懂,不过国内有很多公司还是有实力的,你们要是需要的话,我也可以帮你们联系联系。”

林晓波鄙视的看了陈洁亮一眼:“行了,我给下面的说一声,合作就是了。”

得到这个答案后,陈洁亮也是松了一口气。

自从蓝海集团的飞机问世后,宝天国相关行业可是发生了一个大地震。

这一段时间,随着对超音速货机的了解,都已经知道蓝海集团的飞机制造技术绝对是世界顶尖水平。

现在,在宝天国内部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验证把相关技术放到军事领域了。

现在在超音速货机试飞场,相关飞机研究部门派出了庞大的团队围着飞机转。

本来蓝海集团准备派过去六十名工程师进行试飞工作,但由于其他机构的辅助人员太多了,五百名,足足五百名飞机工程师围着飞机转。

在这些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伺候下,超音速货机那是每个螺丝钉每天都要检查两遍。

在这种情况下,蓝海集团最终只派出了三十名工程师就让试飞工作顺利进行了。

而这次在了解蓝海集团准备造船后,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就组织了国内龙头造船业与蓝海集团进行对接,唯恐错过什么顶尖技术。

在陈洁亮走后,蓝海集团召开高管级会议。

萧明礼表示:“今年集团工作的重点,要放在航空领域,要以超能力超音速货机为契机,发展合作伙伴,建立更先进、更快速的生产链…”

二零一八年,蓝海集团除了传统业务外,准备大力以飞机为核心,围绕飞机建立一系列的上下游产业,以及以航运为核心,打造物流系统。

要知道,单单这一架飞机,蓝海集团就申请了两千多个专利。

而这其中,作为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发动机,蓝海集团则贴出了单台三亿元的售价。

是的,三亿元。这个价格甚至比大多数飞机的总价还要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