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金散尽(十七)(1 / 2)
余下的半日,穆清再未出过她的营帐,独自一人在帐内坐着,竟有些犹疑起来。论伦常礼仪,她的所作所为,终究是出格了,早已背离了女子内妇所该端持的规矩。
穆清从胸口深吐出一口气,阿爹重视待人接物的常理,自小便教导着她婉婉有仪,却从未授过她妇行曲从。便是随了杜如晦后,他亦不曾有所要求,如今不过是想同他死生在一处罢了,又何错之有,非搬抬出这一套来压服她。
想来倒不如英华像这般,索性习学武艺,披甲上阵,能率性与那心坎上的人一同征战,岂不痛快。
胡思乱想半日,混混沌沌地倚着低矮简易的胡床,正要眯眼睡去,忽然帐外金鼓连天,惊得她一下自胡床上跳弹起来。侧耳细听金鼓规律,长短不一,间隔有序,且金鼓声中很快响起钝重的脚步声,更有铠甲相碰之声,这分明是要集结抗敌。
穆清疾步走到帐门口向外张望,因她身处李世民所统的骑兵营帐之下,军纪严明,平素操练严谨,故此刻并不慌乱,各人皆缄默着,持着马槊,匆匆往马槽领取各自的马匹,往场中集中。
她猜测着大约是突厥兵夜袭雁门关,且兵力应是不少,不似前几次的打闹试探。突然帐外人影闪动,她猝不及防地教人推进* 帐中,站稳了脚才看清原是杜如晦。
却见他亦着了骑兵戎装,除去了幞头。高束起头发。不同在驿道救下她的那晚,轻便的革甲换成了铁索细鳞甲,只是手中未持长槊,只在腰间悬着一柄长刀。
穆清从不曾见过他戎装,更是从未亲临过战事,这阵仗惊得她心口震颤,暂忘了正同他置气,也不记得半日前尚郁积于胸的恼怒,上前抓起他的手道:“怎的你亦要上阵?”
杜如晦反握住她的手,并不回她。只匆匆道:“你便在营中候着。万莫出营,二郎在帐外留了两名玄甲护你周全,若有异变,你只听他们的便是。”
言毕放开她的手。转身要走。穆清心中一阵绞拧。忽然上赶两步,从后头伸手拦抱住他的腰,脸贴在冰冷的细鳞甲上。低喃道:“你莫再气我,我只是,只是,念你太甚。”
他回身将她揽入怀中,一手抚着她后脑,“别怕,我并不入阵,只在军中率引,自不会有甚么损伤。”
她在他怀中,嗅不到熟悉的温暖气息,只有战甲特有的冷冽铁器的气味,她不想嗅到这气味,忙从他怀中脱离开,绽出多日不见的笑容,“去罢,我便在此等你。”
杜如晦和煦一笑,转身走出营帐。穆清跟着他走到营帐门口,直到见他走远了,才返身回帐,这才注意到帐门口的两名兵丁,眉目专注,神色凛然,竟是不同于普通兵卒,那气势比寻常中等的郎将更胜几分。两人皆穿戴了乌黑的铁甲,似明光甲又比明光甲更细致精良,似细鳞甲又比细鳞甲更结实稳扎。
穆清心神俱随着杜如晦而去,并未多在意这两人,心中粗粗掠过方才他说的“玄甲”,想必就是这身奇异的铠甲。
她在营帐中默坐着,有好一阵纹丝不动,脑中汹涌澎湃,不断悬想翻腾着阵前情形,初时心慌意乱,神不能聚。接着便暗暗祝祷,从各方菩萨天神,求祝到阿爹阿母。
默祷了一阵,忽暗骂自己好生糊涂,他既要襄佐二郎乱世中作成大业,便少不得时常要披挂上阵,虽不必同郎将们一处冲杀,亦免不了阵前策谋应敌,若她每每慌乱失措,忐忑难定的,牵制分散了他的心神,倒还真不如再次让他下了迷药,送回江南去。
思过一阵,虽犹不能全然安心,却也渐放下悬吊着的心来。此时月已悄然移至中天,约莫已有四更,营中一片岑寂,静得虫鸣蝉嘶清晰可辨,门外那两名“玄甲”仍定立不动,仿若泥塑。
穆清起身走到营帐外,不敢走远,只在她那一帐四周转动,侧耳听不到一丝厮杀声,举目亦瞧不到半点火光。其中一名“玄甲”忽然出声道:“七娘莫太忧心,杜阿郎明智机警,也有习过些刀枪棍棒傍身,断不会有事的。”
这一句,恍若泥塑人像开言,倒教她猛不防吃了一惊,且这人怎知要唤她“七娘”,莫不是旧识?听着声音确有些耳熟。
她小心地走到那名说话的“玄甲”身前,借着月光偏头打量了他一番,一时记不起在哪里见过。
“七娘可是不认得我了?”他又道,“弘化郡一别已有二载,某却时刻不敢忘杜阿郎与二郎替某生受的那二十军鞭。”
穆清豁然忆起,“鲁阿六。”
“正是在下。”他点头应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