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早有定论(2 / 2)

加入书签

郑芝龙这一番话却是让黄道周等人长出了一口气。

郑芝龙却是打量一下面前的周昌,点点头,“不错,你这少年倒是颇有胆色!”

周昌一行礼,“大帅还有些话要小人转告侯爷。这些日子以来,京师中有不少关于咱们府上的闲言闲语。这背后谋划的人显然是存了不可告人的念头,我家大帅有言在先,凡是针对他的流言蜚语,他可以不计较,但如果要是涉及仙逝的高堂,那便请不要怪他手下无情。这些天咱们总兵府也没闲着,早早派了人手下去访查,已经抓了不少参与此事的人,其中一些人和郑家都有脱不开的干系,大帅让我转告侯爷,向元崇只是第一个,接下来,这些人等都是如此的下场!”

说完,周昌一转身,径直返身回到张定边的阵中。

张定边遥遥拱手,“天色不早了,侯爷想要的人,咱们已经交还过去,咱们和侯爷的事情也算有了首尾。侯爷是朝廷栋梁,日理万机,还请早些回去安歇吧!不送!”

张定边率领骑兵沿着街巷缓缓后退,狼狈不堪退回来的郑芝豹却是不依不饶,“大哥,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朱平安今日如此羞辱我等……!”

郑芝龙却是怒气填胸。脸色一片铁青,郑森和郑鸿逵却是一左一右靠上来,“父亲,今日之事莫不如就此打住,来日方长,等到小王爷确立储君之位。那朱平安便是大势已去,迟早便是咱们的掌中之物,何苦现在就与他拼个你死我活!”

郑鸿逵也说道:“大兄,今日内阁阁臣都在此处,陛下却是直到如今没有一道诏旨前来,便是暗示我等要暂时息兵罢战,大典在即,朱平安的用意便是要激怒咱们,搞不好还存了延迟大典的念头。咱们万不可因小失大啊!”

郑芝龙盯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总兵府,好长时间才从鼻子中哼了一声,冲着不远处的黄道周等人拱拱手,这才拨转马头,带着一众麾下部属慢慢退去。

黄道周、苏观生和黄鸣俊等人彼此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舒展的意味。黄道周轻抚长须,看向郑芝龙背影的眼神却平白多了一层忧虑的神色。

苏观生和黄鸣俊等人纷纷向黄道周告辞离去,一众人等竟是没有一个人和站在一旁的史可法打招呼。

史可法负手而立。也没有理会众人的冷落,看到此间事情已了。默不作声的冲着黄道周一躬身,便欲转身离开。

“宪之,坐老夫的马车一起回去吧,老夫还有几句话要问你!”黄道周却是突然开口道。

史可法一愣,并没有拒绝,跟在黄道周身后上了他的马车。而他自己的坐骑,则由家人牵着跟在马车之后。

北京陷落之后,身为南京文武之首的史可法处置不当、优柔寡断,被马士英等人裹挟,不得不统一拥立福王为帝。这也为后来发生的义兴之乱埋下了伏笔。不得不说,史可法个人的失误造成了之后一连串的恶果。

其人也被朝臣们所唾弃,曾经侍奉福王朱由崧也成为他个人身上的最大污点,其后,马士英等人变乱的时候,史可法和孙传庭也未能及时回援,不得已投奔睢州的岳锦峰。这一连串的经历也使得朝中的文武对其避之不及,把他当做了不祥之人。私下里,居然还有人称之为“三姓家奴”。也因此,史可法现如今虽然贵为阁臣,但在朝中却是形只影单,根本无人理会。

黄道周是天启二年的进士,比之史可法要年长十余岁,师从袁可立,其人“严冷方刚、不偕流俗”。崇祯朝时,便屡次犯颜直谏。崇祯十六年的时候,便辞官归还故里,直到朱聿键入主南京,这才又邀请其重返朝堂,担任首辅主持政务。

对于史可法前期所犯的一系列错误,黄道周都看在眼里,但就是因为经历这如许多的变故,黄道周才愈发感觉到现在的史可法和从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旁人或许察觉不到,但身为首辅的黄道周却在这些天之中,有着深切的体会。

马车缓缓而行,黄道周微阖双目,清晰的说道:“宪之,今夜之事你怎么看?”

史可法端坐在黄道周的下手边,根本没有思考,便直接回答道:“以学生看来,乃是朱平安造势而已!”

“哦?”黄道周睁开双眼,“立储以嫡,造势又有何用?”

“学生不知!”史可法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但以学生对朱平安的了解,他绝不会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其实细细观之,长久以来,朱平安所谋划的,不过是为唐王一系正名而已。可他究竟要度过眼前这一关,说实话,学生也很好奇!”

黄道周心中称奇,但脸上的表情依然没有什么变化。“那宪之对立储一事看法如何呢?”

“唐王世子之位,孝烈皇帝早有定论,现如今又何必争论呢?”

史可法的这句回答才让黄道周大吃一惊。(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