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局势(1 / 2)

加入书签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幽幽半年时间飞快的流逝,清廷还是退出中原了!自打随州一破,随州三万清军覆没,吴三桂乘势大举进兵,进军中原。岳乐也没有走多远便被吴军现头的关宁铁骑给咬住,不得不调集大军与吴三桂大战,同时也是且战且退,地盘一步步丢失。马尾军这边也没有闲着,在吴军与清军大战的时候,耿精忠亲自指挥马尾军兵马攻克安徽全境并拿下山东,切断了岳乐从山东进入直隶回归北京城的道路。

岳乐带着大军没办法只得退入山西,在山西以及陕西、甘肃几地同吴军交战,这时候较为清闲的就属耿精忠的马尾军了。本来山东驻兵就不算多,被马尾军强攻一个月便全部拿下,而在康熙迁都沈阳之后京城包括京城以南的直隶地区随即全面投降了马尾军。就这样,现在的天下仍旧是三分。

吴军,占据着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四川加上陕甘和河南的绝大部分地区。

清军,占据着山西以及陕甘部分,再加上整个辽东,当然这时候蒙古和西藏若是还听清廷+,调遣的话,它们也还算清廷的。

马尾军此刻占据的全是沿海一线,南边从广东,然后是福建、江西、浙江、安徽、山东加上半个直隶。面积嘛还是清廷最大,其次是吴三桂,然后才是耿精忠。可是辽东人口稀少。在清廷入关之后辽东人口比原来有减无增。山西人口也不多。因此按人口算,清廷掌控区域人口是最少的。

吴三桂占据了内陆大半区域,地盘虽大但人口也没多过耿精忠这边多少。而吴三桂的地盘也就是湖南、湖北、河南人口最多,也最为富庶。这时候清军和吴三桂在山西一带还在纠缠着,却是和耿精忠保持这一种相对的平静。

自打两年前吴应麒带着兵马在江西和马尾军打过一场之后,吴军和耿军之间到现在还真就没有一次摩擦。现在清廷滚蛋了,他们两家几乎是各占半壁江山,只是一个在西。一个在东!两家到这个时候也都知道,迟早两家就要有一场最终的决战,到时候也会归属这天下究竟是姓吴还是姓耿!

北京城耿精忠又去了一次,除了作为几百年帝都城市房屋建的有些气派没什么好的,气候耿精忠也不喜欢。这地方就留着吧,以后可以作为陪都,作为一出行宫,但是要他常年住在这里,他可不干。他还是喜欢江南多些,金陵城多好啊。金陵形胜,天下无双啊!

既然这时候双方都在紧锣密鼓的整顿军队。等待最后的决战,那么耿精忠也就没有闲的了。在接收了清军不少的军队之后他便下令整编这些原先的清军。吴三桂也是这么干的,但是吴三桂是全盘接受,但是马尾军还是老规矩,淘汰老弱,不要那些兵油子,剩下这些还必须打乱了再次接受训练。

更重要的是,马尾军总计十六万多的陆军,就算是其中有十三万都是前两年新练出来的,不如老兵,但是战力相对于吴军精锐也不会弱什么。但是就这样,马尾军的兵力还是远远不足,地盘大了就需要更多的兵驻守,因此耿精忠再次下令全线征兵,在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安徽、山东加上半个直隶所有的地盘征兵,每个地方再增三万,这样就能够快速拥有二十万的军队,加上收编过来的清军有四万多,大军总数就达到了四十五万多,这样也就不差于吴三桂什么了。

打仗打的是钱粮,是后勤,耿精忠一直牢记这句话,很明显,耿精忠比吴三桂有钱,征兵再多也养得起,现在紧赶的就是时间,只要再平静三个月,这些新军初步战斗力也就有了。即便是没有装备步枪,但是一边大炮一边手雷在加精良的长枪大刀战力也不差。更重要的是,最近两三个月,马尾军以及江南、山东、直隶各处都在大力炼铁,随即便被军工作坊作出了大量的板甲。就是为了赶工赶数量,盔甲微微有些薄了。但即便是这样,战斗队时候,一刀也砍不破。有了这些盔甲,耿精忠更加的有信心了。

想要打造出几万副十几万副板甲可不是个小钱,西方一些国家打制全套精良的板甲,全国之力都凑不出一万套。后勤部只是预算,就要耗银八百万两。还不算其他的花费,这要是吴三桂,他早破产了!关注经济,也还算耿精忠关心的事情,这不,回到金陵之后,又开始四处巡视各地工业区的发展情况,其实到了这时候了,江南江北的富豪世家也都有不少胆子大的参与了豪赌,成功了便是从龙功臣,失败了当然是抄家灭族。风险大,收益也大不是,所以耿精忠其实现在更加的不缺钱,全国就江南最有钱了。

耿精忠这次巡视只在金、扬、常、镇、苏几府各呆了几天,然后便到了松江。其他几地他先前都去过,就松江没去。松江府,也就是后世的上海了,上海可不是在清末才发展起来的,可不是什么小渔村。宋朝的时候这里就发展起来了,买不尽的松江布说法可不是白叫唤。

从明朝到清廷康熙这会子,在两朝政治军事历史上,松江府还真是有些默默无名。它没有什么杰出的人物,没有什么特别出名的历史事件。松江府的前身,是小小的一个华亭县而已。它升级为府,也只有短短的四百年。

但是,如果说到经济领域,就绝对不能不提松江府。同样是江南的那么多府,论历史,松江府绝对是要排名最末,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但是,说到经济实力。松江府却足够进入前三甲。哪怕是金陵。都比不上松江府的经济实力强大。甚至。要是按照人口比例摊分下来的话,松江府绝对是排名第一。

历史记载,从明朝后期,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都是来自东南半壁的南直隶、浙江等省。而在这东南半壁里面,又以扬州、苏州、松江、杭州府等几个地区最为丰厚。随便抽取一个府上缴的财税,都有可能超过内地的一个省。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明末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许。在当时,还没有人明确的提出,什么是资本主义。但是,明朝的商人,已经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资本主义。松江府的手工场,几乎占据了全国数量的八成以上。其他的二成,是在苏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