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微服私访(1 / 2)

加入书签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京城到通州就那么点距离,满打满算就是四十几里地而已,战场离两边都不太远,清军败了,几处战场留下了八千多具尸体,剩下的全都快速的龟缩回了两边的成池中。

明珠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周培公那边骑兵冲阵速度最快,反而也是败的最快的,他这边好歹有盾车防护,还拖延了不少的时间,加上二十门神武大将军炮和马尾军对轰,也取得的了一定的战果,因此他还是有信心和马尾军打下去的。可是周培公这边率先崩溃了,止都止不住,马尾军第二旅全面掩杀,清军一溃千里。

这场仗打的也挺幸苦,尤其是金应虎亲自坐镇在第一旅这边,马尾军还是损失了三百多将士,其中有一半都是的清军大炮造成的。第二旅这边损失的最少,总共才三十几人阵亡,第三旅也是一样,通州方面的清军数量最少,冲击了一次就退回去了。除了在正面对战的时候马尾军有伤亡,在追击的时候一部分清军的反击也给马尾军造成了一些损伤。打完了之后最后统计,此战马尾军共战死四百一十一人,重伤一百零八人,轻伤没有统计。

整场战役结束,第四师全师没有停留立即便撤回了天津7,城。当然,在临走的时候也没忘了打扫战场,二十门清军的神武大将军炮变成了战利品。由于这里距离京城以及通州城都很近,清军是没有带其他辎重的。还好缴获的清军战马也有不少。用来拖运战利品也是足够了!

时间一晃便过去了一个月。进入十一月份了,清廷回援的兵马也再次聚集到了京城周边,大军在城外驻扎。被康熙调回来的兵马各个方向都由,总计超过了六万人。加上城内的兵马,现在康熙手头可用的兵马就达到了十三万。天津城这边,城内的马尾军总数还是两万,但是马尾军海军却就在渤海湾停泊了下来,并没有回去。

康熙也知道调集的兵马不能从一个地方全调过来。一处地方兵力空虚的时候,吴军肯定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事实上吴三桂的确这样做了,在他知道清军有调动兵马的迹象的时候,大军便不断的主动进攻,杀得清军苦不堪言。但是岳乐还是在长江沿线死死地挡住了吴三桂的脚步。

天津城这边,附属天津的几个县也都在马尾军的控制之下,而马尾军对这里并没有做丝毫的改变,百姓们照常过着自己的日子,这一切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由于天津这边本就存储了大量的粮食,马尾军根本就不用从江南调拨粮草。省去了马尾军极大的麻烦。不过,由于马尾军的高标准伙食。倒是给了天津附近的商民们创造了不少发财的机会。

马尾军每天都要采购大量的肉食品和新鲜蔬菜,毕竟好几万将士每天需要消耗的可不少。马尾军高价收购周边的百姓田里种的蔬菜,再从牛马贩子手里购买大量的牲畜,一切都是明码标价,货到付款,好不拖欠,给马尾军赢得了不小的好名声。就打下一个天津城,马尾军的收获可是不小,也不在乎这么一点钱财。

天津这边可正宗是北方地区,直隶这边不说是牛马成群,但是大型牲口可真不是南方可比的。以前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牛羊在天津这边贩卖,就是现在马尾军控制了天津,但是在高价的诱惑下,还是有不少的商贩大量的往这边贩卖牛羊。这怕是也属于战争财之一了吧,马尾军给的价格可是接近原先市场价格的两倍,马克思说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利润资本家就会铤而走险,这是超过百分百的利润了,死亡都吓不住他们。

...................................................

正是华灯初上,街上人流熙熙攘攘之时,虽然寒意正浓,天上不时飘来一点小雪,却丝毫没影响到街上行人如织穿梭热闹。正值晚饭时节,扬州城间东、南、西、北十几条大街,各酒楼尽是开足马力,各类的刀勺声,跑堂吆喝声响成一片,阵阵酒香的肉气,只管从各酒楼间喷散出来。

耿精忠本来已经吃饱的,闻到这些有地方特色的酒菜香气,不免又有些嘴馋。其实,他本就是好美食之人,特别方才官方招待的酒宴。很多还是用来看,不是用来吃的,当然,这话不好当别人面说。这淮扬菜,扬州可就是发源地之一。中国地方那么大,总共就总结了八大菜系,也说明了这八大处菜系的确都是有特色的。历史上淮扬菜最盛之时就在于明清,一直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

这些天战事以及内政都很平稳,耿精忠也多了很多时间外出巡查同时饱尝各地美食。江南的确其实都是属于淮扬菜的范围了,但是扬州这里还别有一番风味。淮扬菜本来就以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著称,在扬州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致。

耿精忠带着侍卫信步走着,身边就跟着扬州知府盛弼然,盛弼然是被突然抓了壮丁了,耿精忠偷偷的来到了扬州城,谁也没通知,到了之后就立即将盛弼然找来了,要他陪着自己一起微服私访一下。在马尾军控制了江南一来,算算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了,马尾军的政令行遍地方,各地都在改革,官员被替换了一轮,扬州是个重要的地方,执行的力度一定要够。

扬州城历史也停悠久了,现在的扬州城分为了旧城和新城两处。由于扬州旧城范围狭小,在明代扬州商业恢复繁荣后。在东侧至运河间形成了大片繁盛的商业区。至嘉靖三十五年(公元一五五六年)修筑了新城。此后。扬州就形成了新旧二城并列的格局。论起来,现在还是要算新城最为富庶,因为新城多为盐商居住区,而旧城为乡绅居住区。扬州盐商的富裕天下闻名,可想而知新城的繁华程度。

新城这边,街巷弯曲不规则,而旧城街巷平直方整,包括南门街、仁丰里、小东门街等。不过耿精忠和盛弼然一路走来。看到城内是街衢井然,屋舍整齐。当然,一个城市发展的久了,都不免有些衰败,其实耿精忠见过很多这样的城池,他更喜欢把这叫做历史气息。

就是前阵子在苏州,他还看到很多地方的街道坑坑洼洼。但是现在走在扬州城内的街上,他却惊讶地发现,这街道尽是平整,特别干净。没有丝毫污泥粪水,这非常不简单。他还发现。各街道上吗,每隔一段都会有两个筐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