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继任王爵(2 / 2)

加入书签

事实上.从那时候起,江南几府出产的棉布绢帛,绫罗绸缎,不但满足了国内的需要,还满足了海上贸易的需要.江南那边有自己的出海口,大量的纺织品.可以在港口直接商船,然后贩卖到海外去.不过.以前根本就没有什么民用港口,全部都是军用码头.也就是俗称的水寨.这些水寨,战斗功能没有,贸易的功能倒是很强.后来,涉及到各方利益的牵扯,朝廷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不闻不问了.这些卫所的码头,就成了真正的民用码头了.但是到了清朝开始,朝廷强势禁海,以往的势力被一网打尽之后,江南的水寨港口也就废了.不得已,江南的很多商家跑到了福建来.

耿精忠来到月港,好好的休息游玩了好几天,终于将心神放松下来.一根弦绷的太紧,时间久了,实在是容易出事.这不,放松一下之后,感觉好多了.放松下来之后,自己的脑袋也变得灵活了许多,以往发现不了的问题,现在却可以很快的想到.在月港游玩的这几天,耿精忠四处走,四处看,再次真切的领略了一会月港的繁荣,这里比之猴屿港,的确是有种历史的味道在里面.这里的商业氛围给他的感觉是,比之猴屿港要更加的强烈.

这边的纺织业也兴起了不断时间了,以前规模不大,但是这边的开发区一起来之后,整体规模是呲呲的往上涨,此刻的规模已经比得上江南地区了.看到如此众多的纺织工厂,耿精忠便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些工厂都是各自为战,甚至为了争抢生意,还会形成恶意竞争.于是他便想到要将整个福建的纺织业,都全部管辖起来.

若是这样的话,就需要一个级别比较高的机构,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协调.耿精忠一下子便想到了江南的苏州制造局,那就是专门管辖苏州和松江两府的纺织业的.耿精忠想着,的确是应该成立一个月港织造局,直接隶属靖南王府的管辖,不负责官方的织造,只是负责民间的自由商贸,只不过是给纺织业加上一个框框.

前明朝廷,曾经有一段时间,在苏州设置了苏州制造,专门为宫廷采取各种各样的纺织品.苏州制造的正职,一般都是大都督遥领,实际掌权的,则是宫里派出来采办的太监.从性质上来说,这个苏州制造,纯粹是为皇帝的私人利益服务的,是皇帝的小金库.显然,明朝的高层文官,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轻易得逞的.因此,他们屡屡联合起来,抵制苏州制造的各种行为.由于文官势力的强大,皇帝也经常不得不让步.既然苏州制造不能公开,背后的操作,也就一塌糊涂了.

这事情说干就干,耿精忠在这边将想到的东西全部都记录下来,然后便在想哪里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帮他做这件事情.那个起点镇的耿三,性情沉稳,让他来做这件事情想必是很合适.毕竟.耿三在起点镇处理十来万人的事务也忙的很好,做这件事情应该没有问题.于是,一纸调令,就将耿三从起点镇调到了月港织造局管事的位置上.这月港织造局就设置在月港,靠着月港开发区也近.管理起来也方便.

"王爷,这是属下整理出来的一些数据."在月港织造局的总管事办公室内,耿精忠专心的听着耿三汇报.耿三在一被调到这边,极快的便进入了角色.耿大已经去负责邮局的建设,受到了重用,他们还剩下两兄弟都在期盼着耿精忠的召唤.不过.现在是耿三先到.耿二也没有怨言,毕竟现在偌大的起点镇可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王爷,到目前为止,猴屿港开发区与月港开发区两处总共有手工工场六百一十二所.雇工人数最多的,有六百多人.雇工人数最少的.也有二十人.要是不够二十人的,那就不计算在内了.那些,不能.[,!]称为手工场,只能说是家庭小作坊.其他各府各县的纺织工厂还没有统计上来,但是我已经派人下去,想必再过半个月可以得到准确数字.就这两处港口开发区,每日就至少出产一万八千匹以上的棉布,还有其他的绢帛绸缎之类的.每天.运载棉布和其他织品的船只,从月港的各个码头,出海北上南下.现在海贸越来越繁荣.尤其是倭国的市场被打开,所产出的织品已经供不应求.手工场的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根据预估,到今年年底,就这两处开发区应该会超过八百家."

"数量还是太少了!"耿精忠开口说道:"还远远不够."

"王爷?"耿三有点疑惑的说道.这么大的布纱产量,已经很是让人惊讶了.难道还不够吗?

虽然他在起点镇已经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但是在看到仅仅就是两处小地方就有这么多的工坊.日产量有那么大的时候,自己也是被活生生的吓了一跳的.工坊的工人.都已经完全脱离了土地,就在工坊里闭门纺纱,他们的工钱,却要比种地所得要多得多.

"耿三!你的眼光,还是要放得长远一点,"耿精忠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的商船队,将来是要遍布全世界的.这么点规模怎么能够!"

耿三彻底的明白了,他又是惊愕又是兴奋的说道:"王爷的意思,是要将我们的布帛丝绸,都卖到全世界去?"

"当然!将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应该买到我们的商品!如果他们有需要,我们却不能提供足够的商品,那就是你的失职了!"

"现在,咱们就是要鼓励商人开办工坊,越多越好,咱们控制了倭国市场,就是将现在的产量增加几倍也没有问题.人多不是坏事!人多力量大嘛!没有人,哪里有棉布绢帛绸缎的出产?关键是,这些人要管理好.准确的来说,是我们自己要制定好相关的规定,防患于未然.只要我们自己做好了,就不需要担心."

耿精忠为了让耿三更好的完成任务,于是抽时间给他从手工场的雇工开始慢慢的讲起,一直到后世的《劳动法》,将后世的工业社会的各种规则,简单直白的描绘了一遍.按照目前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以后这两处必然是全国最先进的工业区.或许,它还有可能是最早爆发工业革命的地区.

耿精忠超前三百多年的学识,那当然不是蒙人的.无论是哪方面的学识,耿精忠都可以信手沾来.时不时的,张准还可以举几个生动形象的例子,加深耿三的认识.耿三在旁边仔细的听着,只有赞叹的份.王爷这些学识,真是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他都从来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知识.

耿精忠在讲解的时候,觉得他们从现在开始发展,少走了三百五十年的弯路,那么在他的指点下,将来再拿下江南地区,只要有一个五年计划,就可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纺织业中心.现在,英国的纺织业,好像才刚刚起步吧.

耿精忠想着,必须抓住这个优势.将来抢在英国人,又或者是其他人的前面,掀起工业革命的狂潮.只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只要外界对商品的渴求,非常的旺盛,工业革命,自然而然就爆发了.相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自己绝对能够品尝到工业革命,甚至是电气化革命带来的成果,那就是太好了.说实在的,有时候,耿精忠觉得,没有电的日子,真是不习惯啊,虽然现在已经慢慢的习惯了.(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