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志向(2 / 2)
“管事放心,我们榨得新鲜肉油,从不过夜的。”
孙七点点头:“嗯,就这么便好,另可麻烦些,也不能让人挑剔,砸的是咱们服务社的牌子。”
整个过程中,张炎都没有发表意见,他只是协调人手,具体把关的还是需要行家,更何况自己已经交卸了,自会有接替者来办,不过此事也不能完全与他无关,这批军用口粮是供应半岛那边的队伍所用,全都会从他的地盘也就是未来的昌化港登船,而他到任后的第一件要务,就是监督码头工程。
他们一行人也只是顺路走到这里,并不是专门来监工的,简单嘱咐了几句,两个妇人维维应下,继续她们的工作,张炎与孙七等人走出居民区,在路口分手,后者要回服务社,他则去州衙办理交接。
“宜伦的分社建成之后,是不是就轮到昌化了?”
“没那么快,社里的标准是至少要有十万百姓入住,否则会压货,成本上不合算。”
“还请孙管事多多通融,昌化离琼州太远,若是没有服务社,百姓生活不便,总不好买斤盐也要走上几十里吧。”
张炎还想再争取一下,他是知道民事有多繁琐的,其实在管理方面,大部分最基层的工作都由每幢楼的护使负责,每个护使要管理五十户人家,已经是寻常大村的标准了,官府真正要做的只是大面上,比如建设规划、民生工程、衣食住行、赋税征役等等。
“这件事州里也有考虑,这样吧,社里会在每个区开设一间铺子,种类自然不如总社这么齐全,不过必要的事物都会有,每三天补一次货,若是卖得好,会加量。”
“如此甚好,有劳管事了。”
张炎大喜过望,向他致了一礼。
“都是为了百姓,不值一提。”
孙七连连摆手,其实不能设分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合格的人手,为此他们一直在扩大招募,不过怎么也比不上建设的速度,最近还有传言,一旦半岛的局势稳定下来,还要过海去开社,那就需要更多的人手,普通的柜员还好说,培养起来不算麻烦,可有见识的管理者就不容易了,两三年下来,也就是那么几个,如今全都成了附近几个县的分社主事,暂时还调不出去。
如今的劳动服务社不光只是物资供应部门,也承担着物资收购与调节的作用,比如这次的军用口粮试制,就是由他们牵头,在各地进行小批量的制作,采用家庭作坊的形式,由社里提供标准和指导,再将合格的产品打包送往军队,孙七目前的工作重心都在于此,一旦成功,他们将会承担更多的类似工作,将是抚帅也很看重的一块儿。
对于应娘子和李娘子来说,每件合格军粮的毛利是五个分子,刨去人工,能赚到三个左右,以她们两人的速度,一天至少能制做两百个,那就是600分,每人能分得300,而寻常女子的散工标准一天只有90分,300已经是一个优秀的男工能赚到的最大数目了,这么一比较,自然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可相对来说,竞争也大,因为它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能在口味搭配上下功夫,做出人人喜欢的口粮,才能获得更大的订单,当然还有质量。
等到一大锅子米饭和熟菜全都做完,已经到了下学的时刻,楼层里到处都是孩子们的嘻闹声,两个女人站起身,看着楼梯口的方向,不多时,几个穿着短衣的小孩手拉手出现在视线中。
“娘!”三个孩子一齐喊,两个年龄相当的,一个是应娘子的独子狗蛋,一个是李谦的长子李偘,稍小一点的则是次子李俣,都在离家不远的第十七学堂上学。
“瞧瞧,跑了一头的汗。”
应娘子笑着拉过儿子的手,为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李偘和李俣则双双走到母亲的身前,向她问安,李娘子一扳一眼地问他们学堂的情况,让应娘子有些羡慕,倒底是大户人出身,就是不一样。
“夫子今日说,咱们这一批可以开始专业技能的培养了,儿的算术学得好,夫子希望儿向电学发展,听闻最近会开办一个新的培训课程,由抚帅亲自教授,儿想试试。”
“光想不成,要下功夫去做,既然有这个机会,便好生把握,纵使最后不成,娘也不会怪你的。”
“儿记下了。”
年仅十二岁的李偘屈身答道,听到他们的对话,应娘子起了一丝好奇之心。
“狗蛋,你呢?”
“我也想去学,可惜夫子说儿的头脑不灵光,怕是学不会,最好的出路是去从军,将来一入伍就能当官。”
应娘子有些失望,不过还是笑了笑:“从军也不错,挣个军功回来,娘为你说个好媳妇。”
“可那样就见不到十七姐儿了。”
狗蛋用极低的声音嘟囔了一句,他娘不知道在想什么,并没有听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