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藕粉?奸商皇帝啊(2 / 2)

加入书签

朱允炆不明白,杨士奇似乎看穿了,解释道:“老丈说的不管事,应该是不多事吧,许多官员都是如此,十年如一日,坐堂,下堂,即不主民生,也不问旱涝,天灾来时,文书告急,平日年景,各自过各自的,谁都不打扰谁。”

“对,对,就是这样。”

老丈称赞。

朱允炆明白过来,这个卫膑卫知县是典型的“无为式”官员,将固镇交给他管理,十年未必会出一次错,但十年之后,固镇还是十年前的固镇,没啥变化,也没啥发展。

这样的官员在地方官员中的占比恐怕是不低的,他们的心态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苦熬资历,熬也熬到领退休金……

你处罚他们吧,他们没毛病。不处罚他们吧,地方没进步。

这就让人有些郁闷了。

不过对于固镇而言,发展又有什么好发展的。

商业?

商人也不愿意来这里,南面的凤阳、长淮、临淮多好,谁愿意跑远路到固镇,而且一个小地方,人口不多,市场不大,利润空间又能有多少。

农业?

也就那样,地不少,旱灾来时,三十亩地能打三百斤粮食都是老天赏脸。

工业?

这个时代还没……

这地方似乎就适合“无为”,你们种庄稼,收多少是多少,县衙治理,该怎么判怎么判,其他时间,喝醉了躺大街上也没问题。

朱允炆陷入沉思,破解这种局面还真不容易,伸出筷子品尝了下藕,眼神突然一亮,问:“这藕似乎比其他地方的清脆一些。”

杨士奇与夏元吉听闻,也品尝过一番,确实感觉比京师的莲藕更多了几分清脆。“老丈,这藕多吗?”

朱允炆想到了什么,问道。

老丈笑呵呵地说:“往年是不多的,但今年雨偏多,池塘里倒是出了不少莲藕,大家有空闲的时候就去挖点来吃。”

朱允炆点了点头,又品尝了几口,不由说:“若老丈能带领大家开几个池塘,养一批莲藕,即可蓄水,也可贩卖,岂不是两便?”

莲藕,京师是不缺的,宫廷中更不缺。每年八月,都会有一批来自湖广黄梅的太白湖藕送入宫中,这类贡品还是朱元璋钦定的。太白湖藕就以脆爽为特色,固镇莲藕与其相当。南京本地的藕,相对软糯,适合羹汤,比如排骨汤等。

朱允炆想着,若是固镇以莲藕为副业,未必不能走出一条路来,毕竟固镇挨着浍河,而浍河又是淮河的重要支流,顺流而下就是五河县,从五河县向东走淮河就是淮安,向西就是凤阳,销路还是便利。

这里干旱年景多是不假,但干旱多是庄稼成长期,很容易造成减产,然而在梅雨季,这里还是会有不少降雨。池塘弄起来,蓄存水源不是挺好?

老丈听闻却连连摆手:“一点莲藕,可卖不了几个钱。”

朱允炆询问:“一斤莲藕多少文?”

老丈摇了摇头:“在这乡下,一文不值,谁想吃谁去挖。就算是弄到固镇里面,一斤能卖个二文就不错了。”

朱允炆看向刘长阁:“南京城里,莲藕价是多少?”

安全局也有负责调查市场价格的职责,尤其是粮价,但对于莲藕多少,还真不太清楚。汤不平在一旁说:“丛佩儿买过,我记得一斤莲子是六文钱,一斤莲藕是四文钱。”

朱允炆盘算了下,莲藕产量是相当高的,一亩池塘的莲藕少说也有三千斤,若弄个十亩,贩卖出去可得十二两银子,抛出去路费,人工费,十亩池塘能得利六至七两,若有三户做,一年也有二两的副业收入,算是不错了,何况还有莲子可以带来收益。

“老丈,不瞒你们,我们是商人,来这里是为了寻找合适的货物,这莲藕很是不错,若你们愿意种莲藕,我愿出船,你们出人,所得利二八分,我拿两分,你们拿八分,如何?”

朱允炆认真地说。

老丈惊讶地看着朱允炆,冯上六与冯麦子也有些惊讶,还有商人想要固镇的莲藕,竟然只要两分利?

“少年郎,你莫不是开玩笑,这藕,真能拿出去卖钱?”

老丈不确定。

朱允炆笑着说:“你们有多少,我收多少,哪怕是十万斤,我也吃得下。”

杨士奇瞪大眼,皇上这口气是不是也太大了……

夏元吉已经习惯了朱允炆的大手笔,连盐场可能会多出十几万盐引都不放在眼里,还会在意十万斤莲藕?只不过盐那东西可以放,一年两年也坏不了,这藕可放不了多久啊。

朱允炆可不会干出自掏腰包浪费东西的事,没错,藕是放不久,但藕粉可以啊,深加工,再加工,提价卖出去不就是了……

如果夏元吉知道朱允炆的想法,一定会喊一声:奸商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